目录 第一章:引子 第二章:什么是马列毛主义? 第三章:社会经济环境致使马克思主义问世 第四章: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前的早年生活第五章:马克思主义的三大源头 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形式: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七章:同空想社会主义的斗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构建第八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九章:马克思主义与工人阶级的联系第十章:从巴黎公社中所学到的 第十一章: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机会主义的兴起第十二章: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列宁的早年生活第十三章:列宁及其新式无产阶级政党 第十四章:一九○五年俄国资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革命策略的发展第十五章:第一次世界大战:机会主义与革命战术第十六章:列宁对资本主义最高阶段帝国主义的分析第十七章:伟大的十月革命第十八章:第三国际的建立第十九章:民族与殖民地之问题 ==========第1页========== 第二十章:一九一七年革命前斯大林早期的活及其革命贡献第二十—章: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的经验第二十二章:对托派及其他机会主义的斗争第二十三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策略第二十四章:毛泽东的早年生活 第二十五章:毛泽东对右派和“左”的斗争以及中国革命的胜利第二十六章:殖民地与半殖民地革命的道路第二十七章:毛泽东的哲学第二十八章:毛泽东论党 第二十九章: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的经验 第三十章:大论战:毛泽东对赫鲁晓夫现代修正主义的斗争第三十一章: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第三十二章:毛泽东去世之后 ==========第2页========== 第 我们中许多人认为革命是个实际的东西,觉得不须用学者和“知识分子”的条条框框来束缚革命,当下最要紧的事情是继续工作。基层干部与党员觉得学习由中央与上面派发的方针是种痛苦,许多高层党员也觉得在推行理论方面太过高压了。 另外,有少许人觉得须知“伟大导师”的方方面面才能“恰当好处”地工作。他们花了大把的时间来读书,同时将读过的东西当成教条来做 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要避免这两大态度。所有同志应给予充足的时间与精力来学习我们基本的指导方针 马克思列宁毛泽东主义(马列 毛)。比起大量阅读其他读物,更加深刻地理解我们的指导思想的基础与大致的风向尤为重要。若能将其应用到日常的工作当中,无论是对个人还是整个党来说,我们的实践能力就会大幅增强。我们常常仅通过有限的经历来理解和分析周遭的世界,这也常常会导致错误的结论。正确理解马列毛,可使得我们免除许多不该犯的错误。对马列毛的浅层理解,只能使我们从文字层面来理解党的立场和决定,并且很难体会到其中的精髓和意志。深刻领悟马列毛可以避免很多不该犯的错误。通过对马列毛的学习,我们可以从世界革命的经历中学习,吸收其精华的一面,同时在实际中区 ==========第3页========== 别好与坏。因此,对机会主义的辨别、批判、斗争极为重要。一言蔽之我们行动必须依靠马列毛的框架。 本马列毛基本教程旨在为行动派介绍我们指导思想主要方面。我们的理论最重要的是一个“实用”的理论,那便意味着将会付诸于实践。理论本身出现在许多阶级斗争之中。因此,必须了解发现并制定这些基本准则的无产阶级伟大导师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生活 的具体物质条件和他们的社会实践。故本书将会介绍马列毛的成长与发展的历史进程。在可能的情况下,会一同介绍基本概念与产生它们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政治事件和阶级斗争。为了详细了解其特定方面,则需要进更具体地学习。本基础教程的目的是为理解我们意识形态发展的动态过程以及某些立场和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提供必要的基础。 那么,我们就先来学习吧! ==========第4页========== 第二章什么是马列毛主义? 领导革命的党是共产党,指导我党思想与实践的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列宁毛泽东主义,这都是诸位周知的。但是,我们中仍有很多人对马列毛主义认识模糊,对其意义和形式不明确;很多人都把它仅仅理解为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的思想。这种理解既不全面也不充分,是十分肤浅的。因此,我们需要更加深入了解它的含义;现在,我们首次尝试着理解马列毛主义的深层含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首次发展与宣传共产主义理论,是1847年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一书。于此之中,共产主义被简练的定义为:“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恩格斯用非常精炼的语言解释了共产主义学说的基础是使工人阶级(无产者)获得解放的理论,而这种解放会随着共产主义的建立而实现。 斯大林用这种方式解释了这种解放:“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对被压迫和被剥削群众的革命的科学,是关于社会主义在一切国家中胜利的科学,是关于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斯大林从广域的角度解释了马克思主义。首先,这是一种科学,是为在社会和自然中出现的问题提供答案的科学,因此,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全方位的科学;其次,马克思主义是一种革命的科学,而且这种革命并非有钱人的革命(较之前资产阶级革命或资本家的革命),而是穷人和人民群众的革命;其三,这 ==========第5页========== 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科学 这种科学在今天被称之为:马克思列宁毛泽东主义,而其得名的由来,则是建立与发展该学说的三位导师 卡尔马克思,弗拉基米尔列宁和 毛泽东。除去这三位,我们之前认识的恩格斯和斯大林两位导师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恩格斯是和马克思一起共筑马克思主义基础的亲密战友,同时他也在马克思本人辞世以后升华了马克思主义,斯大林则在列宁辞世后,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150年前马克思在恩格斯的帮助之下总结出来的。其主要内容如下:在哲学上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历史观,亦或称之为历史唯物主义构成;在政治经济学方面,马克思发现了资本主义的运作法则及其矛盾,以及揭露了剥削的来源,即剩余价值学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建立在阶级斗争学说的基础上,概述了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策略的原则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是在俄国革命时期,同第二国际的机会主义斗争时期,通过第三国际发展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时期逐步形成的。列宁主义,保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有如下的标志性贡献: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运作规律以及它们是如何导致帝国主义势力间不可避免地发生战争;发展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与实践;为无产阶级专政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清晰的导向;为民族运动和殖民地运动提供理论和方向,并将民族解放运动与世界社会主义革命联系起来;在组织方面,开辟了一种新式政党 列宁式的政党体系。斯大林在捍卫和发展列宁主义时,特别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原则和规律做出了贡献。 毛泽东主义是适应当今时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延伸和发展。它是毛 ==========第6页========== 泽东在中国革命过程中,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在反对现代修正主义的斗争中,特别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时期发展起来的。毛泽东主义的贡献包括:发展了矛盾论和认识论以及形成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新民主主义理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革命道路,革命三大法宝党、人民军队和统一战线;长期的人民战争理论和军事战争原则;两条路线斗争,整风运动,批评和自我批评,发展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以苏联和中国的经验为基础,发展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辩证地理解社会主义建设过程并正确处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矛盾;最重要的是,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以巩固社会主义,反对现代修正主义,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理论和实践,以及它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的具体表现。 因此,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主义不是独立的意识形态,而是代表着同一种意识形态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们将在接下来的几页中尝试追溯其发展过程。这样做的同时,我们还将尝试理解上面列出的各个部分和各方面的本质。它可能看起来很长很难,但其实不一定如此。如果我们集中精力并尝试在其历史背景下理解每个方面的基本本质,我们将能够掌握很多。 ==========第7页========== 第三 社会经济环境致使马克思主义问世 正如我们在后面会看见的,马克思主义教导我们任何观念或者理论总是一定物质条件下的产物。无论何时当新的物质条件产生,新的观念和理论也会跟着出现。这个真理同样也适用于马克思主义本身。既然为了更好的理解马克思主义,我们应该尝试着去了解当时的物质条件,也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马克思主义时的社会经济条件。 马克思主义早在150多年前就被提出了,那时正是18世纪40年代。它首次在欧洲被提出,而那时的欧洲不论在经济、政治还是军事上都可以说是支配着全世界。这种世界霸权使得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文明古国,比如印度、中国、波斯都只能乖乖臣服于它。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是出生并生活在欧洲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并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他们观察、参与并被当时所有主要的政治事件影响。既然我们为了搞清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诞生的,我们就应该看看当时的欧洲并且去了解当时社会经济条件中的主要因素 1)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便是工业革命,这场大约从1760年持续到1830年的革命,这场虽然集中在英国的革命,却影响了全世界。工业革命之所以被称作工业革命的原因就是在这场革命持续的七十年里全世界第次掀起了工业发展的爆炸性、革命性的高潮。这使第一次许多大型现代工厂极速的建立并成长了起来,尤其是在英国。极速发展的世界市场将英 ==========第8页========== 国的工业产品运往全世界.尽管其他国家像法国、荷兰、德国部分地区和美国也建立起了许多大型工厂,但在这个时代英国仍然占据着绝对统治地位。因此英国也被称作“世界工场”″,源源不断地向世界各国输送工业产 这场工业革命改变了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在这之前并不是一个经济能力强大的阶级,只能算是一个中间阶级(资产阶级被称作 bourgeoisie就是因为 bourgeois在法语里意为中间阶级)。但是,伴随着工业革命,这个中间阶级被转化为了一个工业富翁阶级—现代工业资产阶级。这个新阶级所拥有的无尽财富给予了他们更强大的力量去挑战仍是统治阶级的封建阶级。 伴随着现代工业资产阶级的诞生,工业革命同时带来了另外一个阶级现代工业工人阶级,又称作无产阶级。这个阶级由共同在上千座大型工厂中工作的工人们组成,而这和早期一小部分在小型工场里工作的小手工业者们截然不同。现代的无产阶级除了他们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并且他们拥有几个世代前的小手工业者与劳动者们所不曾拥有的力量与自信。这种力量来源于无产阶级与现代工业的联系,他们的从工厂生产体系中学习到了纪律,他们超高的组织能力则是来源于他们在同一工厂中、同一屋檐下所进行的大规模集体化生产。他们的社会地位使得他们成为了历史上潜在的最具革命性的力量。 2)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当时欧洲主流的政治局势。那便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大规模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中最为重要的一场革命是1789年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不仅仅给法国带来了剧烈的变化,它同时导致了法国的资产阶级军队在拿破仑战争中几乎征服了整个欧洲,并且在他们 ==========第9页========== 所经之处引导了废除封建主义的资产阶级改革。因此可以说他们给予了各国君主以及封建主义一个致命的打击。尽管法国军队后来被击败了,但旧的统治阶级们却再也无法恢复他们当年的地位了。而现代资产阶级却通过大量的资产阶级革命继续掀起革命浪潮,而这导致了封建阶级决定性的失败以及资本主义成为普世制度的胜利 因此,在政治和经济的双重层面上,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是一个资产阶级早已在世界上最为进步、有着支配地位的国家中建立起了他们的统治并且取得了伟大进步和胜利的时代 3)尽管这是个资产阶级有着最伟大的进步意义的时代,马克思主义在这个时代诞生的主要因素还是工人阶级觉悟的提高以及无产阶级的组织和运动,而这是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有着自我意识的势力登场的信号。 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提升最早出现在英国和法国。这主要是因为现代工业在这两个国家中较早地传播开了。尽管现代工业的传播给资产阶级带来了巨量的财富,与此同时这也给工人阶级带来了惨无人道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几乎四分之三的劳动力是由妇女和儿童组成的,因为对于资本家们而言,她们就是更为廉价、更容易控制的工人。六岁以下的儿童就被强制在纺纱厂劳动十四至十六个小时。随着资产阶级积累越来越多的财富,工人们就要承受越来越多的苦痛。随着织布厂的所有者一次又一次不断地增殖资本,他们织工的工资却減少到原先的八分之 因此,无产阶级所处的环境使得反抗不再只是一种可能性而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最初反抗的爆发完全是工人们自发的、没有明确的方向的行动。1810年11月在英国发生破坏机械浪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时大帮纺织工攻击并破坏他们平常工作所使用的所有机器。而这就是他们抗 ==========第10页========== 议现代工业对他们生活的摧残的方法。这样的抗议没有明确的方向,在被残酷的镇压之后就迅速的灭亡了。 在这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劳工运动和劳工组织的散播与成长,而这给无产阶级斗争的方向提供了一个答案。早期的工会基本只局限于熟练工人之间,从1818年开始,被后世称作‘总工会′的组织开始团结所有的劳动者。随着这些工会在英国开始成长,一场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工会的行动开始了。这个工会在成立后,在1833-1844年拥有了500,000名成员。随着工会的建立,工人们开始组建起了合作社以及互助社团。在其他工会被大规模禁止的国家,合作社以及互助社团就是工人阶级组织的主要形式同时这些组织也在不断地增加成员、增长力量。 随着这些工人组织开始成长,英国的工人们在1817年发动了宪章运动要求给予工人投票权。这是第一次广泛的、真正大规模的以及在政治上有组织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当时所使用的方法,即大量的向议院提交请愿书,和现在时常发生的签名活动有些相似之处。这些请愿书一共收集到了五百万签名。有些宪章游行的参加者达到了350,000人,这展示出了组织起来的工人阶级的力量。但是,随着运动力量和斗争性的增加,运动遭受了残酷的镇压,并且在1850年被完全镇压。在19世纪40年代早期,当恩格斯还居住在曼彻斯特(在英国)时,他和革命的宪章运动领袖们以及他们的周报《北极星报》就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受到了宪章运动的影 在这个时代,不断增长的工人运动的斗争性引发的早期工人起义往往都被血腥镇压了。举几个例子,在1816年伦敦、1819年曼彻斯特爆发的起义,1831年和1834年在里昂(法国)爆发的丝绸工人起义,以及 ==========第11页========== 1844年在普鲁士德国西里西亚(今天波兰的一部分)爆发的手摇织物亚麻织布工起义。最后这场斗争给予了德国以及年轻的马克思极大的影响。 因此,在19世纪40年代,无产阶级运动的力量在许多工业国家迅速牡大了起来。然而,这份力量还是十分的弱小并且还无法给占统治地位的大资产阶级或者旧的封建统治阶级造成威胁。尽管如此,无产阶级还是作为一支独立的阶级力量登上了世界历史的舞台。无产阶级的登场同时意味着一个新的革命阶级的诞生。许多声称代表了工人阶级利益的思想和理论也随之诞生。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第一次被确切地阐述出来时,也只是这些思想理论中的—种。尽管许多理论在同一经济环境下被提岀,但是却只有马克思主义指岀了正确理解当时环境以及改变这些环境的方法。因此在未来的数年中,只有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正确的无产阶级思想。 ==========第12页========== 第四章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前的早年生活 人非生而为马克思主义者,就连马克思[们自己也不是,必须通过一个思想观念的发展,以形成可以被称之为意识形态的过程。当然,马克思恩格斯二人在发现和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个基本真理之前,也必须经历这么个过程。这个思想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二人的具体经历所决定的。为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一点,让我们来简单回顾下两位伟大导师的早年生活。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于特里尔,当时属于莱茵普鲁士2],现今是德国的一部分。他的父亲海因里希·马克思是当地的顶级律师,家境很好,也很有涵养,但一点都不革命。马克思的父母都来自犹太教拉比世家,因此尽管家境富裕,但在普鲁士的反犹主义的氛围之下,不得不面对社会的歧视。1816年普鲁土政府立法禁止犹太人从事法律工作,马克思的父亲被迫皈依了基督教。1824年,普鲁士又通过了一项法律,禁止非基督徒进入公立学校,为了让他的孩子能够正常上学,海因里希马克思再次被迫给他的孩子们施洗。海因里希·马克思并不信奉任何教,但为了自己的工作和子女良好的教育,不得不改信基督教。马克思的故乡特里尔是德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罗马皇帝的驻地,后来又成为天主教的驻节地,对该城及周边地区实施神权统治;1794年8月,法军占领特里尔,对特里尔实行世俗统治,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和制度传入特里尔。1815年,拿破仑败北,特里尔又回 ==========第13页========== 到普鲁士国王的手中。据此看来,马克思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统治特里尔21年的法国大革命的思想一定尚未散去。 特里尔是—个小城,和我们稍小一点的塔鲁卡( taluka)[3]规模差不多,人口约12000,也是服务于周边地区的集镇之一,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著名的葡萄种植区。特里尔是一个典型的以“服务业″著称的小镇,公务员,牧师,小商贩,工匠组成其主要人口。工业革命的浪潮一直没有波及到特里尔,因此在经济上比起其他地方相对落后,在马克思的青年时代,该镇相当贫困,根据1830年官方统计数据,每四个人中便有一个人失业实际的失业率更高。不仅如此,乞丐和妓女随处可见,小偷小摸的犯罪也是相当的高。因此,马克思在儿时便见证了底层劳动人民的苦难。 小学毕业后,马克思于1831年进入了弗里德里希·威廉中学,并在4年后毕业离开。在三周之后,马克思被送往特里尔40英里外的波恩大学法学院进修。马克思希望能多多学习先进知识,便立即选了九门课,除了法律之外,还包括诗歌,文学,艺术等等。他最初是按时上课,但逐渐对此失去兴趣,特别是法律课。他逐渐觉得课程枯燥,十分不满,先将课程减少到六门,随后又减少到四门 他决定要自学成才,很快卷入了动荡不安的学生生活中,并成为学生领袖。马克思对写诗尤为感兴趣,于是他便加入了“诗人联盟” ( Poetenbund),一个革命学生创办的诗歌会。在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的不断斗争当中,他很快成为资产阶级一方的领袖。马克思经常参加拳击比赛,有时还参加击剑决斗。马克思随身携带短剑,并一度因此被警方逮捕。他也曾被指控“骚扰夜间和平以及醉酒″,被茡校关了一天禁闭。甚至在一次击剑角斗中右眉被划伤,直接导致他的父亲1836年6月把他从波恩大学带回特里尔。 ==========第14页========== 马克思回到特里尔后,与普鲁士政府高官冯,威斯特法伦男爵的女儿燕妮冯威斯特法伦秘密订婚。燕妮年长马克思四岁,和马克思是青梅竹马,马克思还在上学时两人就决定日后结婚。马克思父母批准了他们的婚事,但是燕妮的父母1837年才同意。 1836年10月马克思转学到普鲁士首都的柏林大学。柏林大学的规模比波恩大学大得多,是当时著名的学术中心。选完课后,马克思立即钻进学习里。他挑灯夜读,不规律饮食,成天吸烟,读了一部又一部的书,在笔记本里记满了笔记。马克思没有正常上课,而是自学。他以惊人的工作速度,从法律转向哲学,从诗歌转向艺术,再到自己创作戏剧和故事最后又回到哲学和诗歌上来。过度工作严重损害了马克思的健康,特别是肺结核损害了他的肺,马克思有时被迫去疗养。但他一好转过来就恢复过度工作的习惯。他硏读从古至今科学家和哲学家的种种著作,不过主要爱好是哲学。马克思一直寻找着普遍意义,寻找着绝对的本质、定义和概 大学第二年马克思加入了一个哲学学生和老师们组成的团体:“青年黑格尔派"。他们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的追随者,这位哲学家曾仼教柏林大学,1830年去世。这群人试图赋予黑格尔哲学激进的解释,所以有时被称为黑格尔左派。马克思在青年黑格尔派的一个朋友布鲁诺·鲍威尔教授是一个激进无神论者,一直攻击教会的教义。这种攻击和青年黑格尔派的激进政治观点让他们成了普鲁士当局的眼中钉。马克思完成博士论文后,被普鲁士当局任命的反动派控制的柏林大学拒绝授予马克思学位。结束在柏林大学的学习后,马克思把论文提交给了不受普鲁士管辖,有自由倾向的耶拿大学,并在1841年4月获得博士学位。 获得博土学位后马克思希望去波恩大学当一个讲师,布鲁诺鲍威尔 ==========第15页========== 1839年已经前往那里任教。但是鲍威尔自己身陷困境,他的反宗教讲演引发了学生骚乱,最后普鲁士国王亲自下令将鲍威尔从波恩大学开除。这意味着鲍威尔教学生涯的结束,也意味着马克思彻底失去了谋取教职的希望 马克思一从大学毕业就开始关注新闻业,这也促使马克思参与进在莱茵兰省和邻近的威斯特伐利亚省日益兴起的激进民主反对派运动。这两个省经历过法国反封建改革的解放影响,是反对普鲁士国王的重要中心。工业化也促使资产阶级力量增强,特别是在科隆,这座莱茵兰最富庶的城市。激进反对派运动在这里得到了苦于封建束缚的工厂主们的强力支持。马克思开始为《莱茵报》写作,1842年十月成为《莱茵报》总编。莱茵报是一份受到工厂主支持的日报,在马克思手中很快成为了激进民主运动的战斗武器。但这种行为使马克思陷入了与普鲁士审查官员的长期冲突。最后报纸因为刊登抨击俄罗斯沙皇专制统治的文章,沙皇亲自向普鲁士国王施压,普鲁士国王下令查封《莱茵报》,报社于1842年3月关闭。马克思随即开始了新计划,创办—份新报纸《德法年鉴》 在1841年到1843年这段时间,马克思深深卷入了当时的政治风暴中。但那时马克思基本上仍是一个激进民主主义者,并未持有共产主义观点。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重要转变发生在1841年,那年他阅读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这本书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批评宗教。这本书在马克思的思想从青年黑格尔派转向唯物主义中起了重要作用。另本影响了马克思的书是马克思的朋友莫泽斯·赫斯1841年写的哲学著作《欧洲三头政治》,作者在这本书里试图融合法国社会主义思想和黑格尔左派的思想,发展出一种共产主义哲学。 但那时马克思对社会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的思想了解依然十分有限 ==========第16页========== 他第一次接触这方面的内容是在1842年,那年他饶有兴趣地阅读了许多法国社会主义理论家的著作,但是读完了之后马克思并没有转向共产主义或者社会主义。转变发生在1843年末马克思迁居巴黎之后,在那里他接触了工人的共产主义团体,并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 订婚七年后,马克思和燕妮在1843年6月结婚。他们在瑞士度过了短暂的蜜月,在这期间马克思写了一本册子[4],对黑格尔进行了最初的批判。蜜月结束后他开始了硏究并准备移居巴黎,前文提到的《德法年鉴》将在巴黎出版,迁移到巴黎是为了避开普鲁士的审查。虽然计划出月刊但是只出版了1844年2月一期报纸就倒闭了 但马克思在巴黎的时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最重要的是马克思直接接触了热点中心巴黎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团体。除了会见了大批理论家和革命者,马克思和巴黎许多工人阶级革命者定期接触,从中获益匪浅。同时马克思在读了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的大部分著作后开始硏究政治经济学。接触革命者。进一步的硏究对马克思有着深远的影响,这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有所反映。 唯一的一期《年鉴》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那一期里包含了一篇批泮判黑格尔哲学的文章[5],马克思在文章中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进行了第次广泛的概括。在这篇文章里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进行了高度的评价,也做出了他著名的论断:“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这期也刊登了一篇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文章[6],恩格斯在这篇文章里用唯物主义解释了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 马克思对恩格斯的作品产生了兴趣,1844年8月28日至9月6日,二人在巴黎会面。这是一次昊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会面,两位伟大的思想家阐明了他们的思想,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最初基础。先前二人已经独 ==========第17页========== 立地得出了相似的结论,这次会面让他们在理论上达成了完全一致。这次会面中二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历史唯物主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的纺织业城市巴门,他的父亲是一位富裕的棉纺厂厂主,狂热的新教基督徒,政治观点非常反动。 巴门和马克思的故乡特里尔一样是普鲁士的—部分,并且曾被法国统治20余年,深受进步思想的影响。但是巴门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它是莱茵兰地区最大的工业中心之一。恩格斯从小就在这里见证了工人阶级遭受的极端贫困和严酷剥削。为了和工厂竞争,手工业者被迫起早贪黑地劳作,时常借酒浇愁。童工见怪不怪,职业肺病更是在这里四处蔓延。 恩格斯在巴门市立学校上学到14岁,之后转到邻近城市的爱北斐特理科中学(现在巴门和爱北斐特已经合并为一个城市)读书,这所中学在普鲁土名声显赫。恩格斯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学生,很早就表现出非凡的语言天赋。他也是学生们诗歌圈的一员,自己写诗写小说。恩格斯计划学习经济和法律,但是他的父亲更想让长子学习经营家族生意。17岁时恩格斯离开中学去父亲的办公室当学徒 恩格斯的学校生涯结束了,但它在空闲时间继续硏究历史、哲学、文学和语言学,写自己喜爱的诗歌。第二年,1838年7月,恩格斯被送去港口大城市不莱梅的一家大型贸易公司当职员。大城市的氛围让恩格斯得以接触外国文学和新闻界。空闲时间他开始读小说和政治书籍,并继续学习外语,粗通了拉丁语、希腊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法语、英语、荷兰语等语言。语言学习能力贯穿了恩格斯的-生,他能流利掌握包括波斯语和阿拉伯语在内的〓十多门语言。在不莱梅期间,恩格斯还熟练掌握了骑马,游泳,击剑和滑冰几项技能 16 ==========第18页========== 在学校的时候恩格斯就是一名反官僚斗士,长大后,青年恩格斯被德意志正在成形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传播的激进民主思想吸引。最早吸引恩格斯的团体是支持激进政治观点的青年德意志派。恩格斯不久就开始为离不莱梅不远的港口城市汉堡出版的报纸[刁写作。他写了两篇反应自己家乡情况的文章[8],描绘了巴门和爱北斐特工人承受的剥削和疾病,半数儿童无法上学被迫进厂工作的悲惨现实。恩格斯尤其严厉批判了剥削阶级工厂主们(当然包括恩格斯的父亲)所信奉的虔诚主义的空洞虚伪。 1839年年末恩格斯开始硏究黑袼尔,试图把黑格尔哲学和自己的激进民主信仰融合起来,但直到1841年,恩格斯在结束在不莱梅的职员工作后,才在此取得进一步的成果。几个月后恩格斯前往柏林服兵役。服兵役期间恩格斯在柏林大学旁听哲学讲座,随后参加了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那时马克思也是青年黑格尔派的一员。恩格斯和马克思一样都深受费尔巴哈书中9]唯物主乂观点的影响。恩格斯的作品开始呈现出一些唯物主义倾向。恩格斯强调政治行动才是主要仼务,认为青年徳意志派局限于空洞的文学辫论,1842年与青年德意志派决裂。但恩格斯和青年黑格尔派保持着很强的联系,尤其是和布鲁诺鲍威尔和他的兄弟 恩格斯与鲍威尔兄弟的亲近使他和马克思在1842年11月初次见面时没能成为朋友。恩格斯那时刚服完兵役,他在离开家乡去英国曼彻斯特父亲公司当职员的路上,在科隆拜访了马克思的报社,那时马克思在报社当总编。但马克思严厉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特别是鲍威尔兄弟,批评他们的宣传过于注重宗教,忽略了政治。马恩二人在初次会面时因为观点不同没能成为朋友。 恩格斯在英国的经历使他成为了一名共产主义者。他和曼彻斯特的工人以及宪章运动的工人领袖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曼彻斯特是世界纺织工业 ==========第19页========== 的主要中心,不久恩格斯就着手对曼彻斯特工人的工作生活条件进行深入的硏究。他定期访问工人区,以获得第一手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恩格斯和年轻的爱尔兰女工玛丽白恩土相爱,后来她成为了恩格斯的伴侣。除了为未来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书[10收集材料,恩格斯也开始意识到无产阶级潜在的革命性。通过定期参与工人运动,恩格斯开始相信工人阶级不仅仅是一个受苦受难的阶级,更是一个能够通过革命行动建设新世界的战斗阶级。 除了接触工人阶级,恩格斯也开始深入研究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甚至面见了许多来自法德的提出这些理论的领导人物和作家。为了研究社会经济关系,恩格斯开始深入研究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因为他开始察觉到经济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他最初的研究发表在马克思在巴黎出版的报纸上。上文已经提到过,这篇文章促成了马恩二人的交流和1844年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面。 恩格斯在从曼彻斯特回家乡巴门的途中,会见了待在巴黎的马克思。他们的讨论让马克思更好地形成了两人人都开始信奉的唯物史观。在这次面上,两人开始创作第一部合著[11],批判布鲁诺·鲍威尔和两人早年参与的青年黑格尔派。 接下来的八个月,恩格斯在德意志进行了密集的共产主义宣传和组织工作。在这期间恩格斯不断反抗自己的父亲,他的父亲反对恩格斯的共产主义事业,试图让他回到工厂里工作。在父亲的办公室工作了两周后恩格斯就扔下工作,离开巴门去和马克思汇合。当时马克思已经成为封建当局的眼中钉,普鲁士国王向法国国王施压,法国国王下令将马克思驱逐出巴黎。马克思被迫带着妻子和八个月大的孩子搬迁到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恩格斯也到了布鲁塞尔,住在马克思家旁边。 18 ==========第20页========== 马克思在此期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描绘出和恩格斯在会面时讨论过的,崭新的世界观的主要特征。按恩格斯的话来说,要在所有的方面发展新世界观。他们的成果是具有非凡历史意义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但在 一百多年后该书才得以出版。这本书在当时的主要目的是让两位伟大的思想家澄清自己的旧观念,建立起后来被称为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的支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此时已经成为了马克思主义者! [1]本章中所有“马克思”未经特别注明均指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2]普鲁士王国的一个省。 3]“塔鲁卡”并非地名,是南亚地区的一种自治小区,有自己的政府机构。 「4《克罗茨纳赫笔记》,一共五大本。5]《<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6]《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7]《德意志电讯》 [8]两篇文章一篇必然是《乌培河谷来信》,另一篇译者无法确定。9]《基督教的本质》[10]《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1]《神圣家族》 19 ==========第21页==========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的三大源头 根据前文的介绍,不难看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年轻的时候就显得才华横溢、与众不同;但同样明显的是,马克思主义这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并不是突兀地从这两个伟大的头脑中蹦出来的。尽管19世纪的社会经济变革为真正的无产阶级思想体系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这种思想体系的实际内容和形式,却是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思想斗争的产物。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两位思想深刻的知识分子,对那个时代最先进国家的最先进思想有着广泛而深入的理解,因此,他们能够站在伟人的肩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这些宝贵的思想遗产为其所用。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才创造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结构和基本内容。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马克思恩格斯是把他们的思想建立在哪些理论基础上的吧,这样我们也就能够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了, (1)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个理论来源,就是德国古典哲学。我们知道,任何思想体系都要以一定的哲学思想为基础,而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体系,就是以德国古典哲学为其出发点的。德国古典哲学,在1760年到1830年这段时间里,已经成为了欧洲最具影响力的哲学流派。它的社会基础是德国的资产阶级,这个社会阶级具有革命的思想体系,却没有发动革命的政治实力,也没有发起工业革命的经济条件。德国資产阶级的这种状况,使它的思想代表人物倾向于创造精巧壮观的形而上学体系。 ==========第22页========== 然而,德国资产阶级具有明显的二重性。它有时依赖于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有时又依赖于容克地主阶级,这种情况反映在思想领域,就使得德国古典哲学不可避免地具有进步与保守的二重性。这种二重性,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尤为明显。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去除了黑格尔哲学中为旧秩序辩护的所有的保守思想,发展了它进步的、革命的方面,造就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第二个重要来源。在那个时代,英国是工业革命的中心,因此,它的经济学研究与立法活动也就自然而然地达到顶峰。随着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政治经济学这个全新的研究领域也就向人们敞开了。它以现代工业资产阶级为基础,并且起着为资本主义辩护的作用;同时它也为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贵族的斗争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英国,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一书的出版,开启了政治经济学的鼎盛时代。斯密主张,只要资本主义得到自由的发展,它将会带来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这个基本思想,为资产阶级摆脱封建贵族阶级的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大卫李嘉图是另一位至关重要的古典经济学家,他的理论在工业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地主的斗争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他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平均利润率会出现下降的趋势。此外,他极大地发展了劳动价值论,这个理论表明,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在他之后,有的经济学家还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为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基本上是为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因此,它在反对封建贵族的斗争中起着革命性的历史作用。然而,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们却不能越过雷池一步,将他们的分析推进到有损资产阶级利益的地 ==========第23页========== 方。例如,李嘉图虽然发展了劳动价值理论,但他并没能揭示资产阶级对劳动的剥削。这项工作则由马克思来完成。他将古典经济学家们的工作向前大大地推进了一步,使政治经济学研究不再受资产阶级利益的羁绊,并且因此得出了革命性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创造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原理。 (3)马克思主义的第三个来源,是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这些理论表达了新兴无产阶级的价值追求,表达了劳动者阶级对于资本主义压迫和剥削的反抗。在18世纪未到19世纪初的这段时间里,法国是革命组织和革命理论的中心,它的革命髙潮,激发了整个欧洲反抗旧秩序的斗志。因此,社会主义理论主要出自于法国这个革命的国度,也就是不难理解的事实了。 这些社会主义理论的最主要缺点,就在于它们并不是建立在对社会的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尽管如此,它们仍然意味着与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和自由竞争等资产阶级理论的决裂,并且在原则上指出了无产阶级摆脱资本主义剥削压迫的道路。因此,在构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之前,马克思对这些空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在巴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还与许多法国社会主义团体进行了接触和沟通。在理论工作方面,马克思汲取了这些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并且把它们置于阶级斗争理论的科学基础之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如何从三个伟大的理论来源中产生的历史。马克思主义的这三个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相符合。在接下来的几章,我们将会介绍这三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22 ==========第24页========== ==========第25页==========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形式: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 我们已经知道,马克思和恩格斯坚信:一切哲学理论,都应该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与现实世界相联系。这个基本观点,用马克思那句脍炙人口的名言来说就是:“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的意思是,他并不想成为一个终日隐居山间、爱好玄思一些超验问题的哲学家,他也不想在与实践无关的思辨上投入太多精力 首先,马克思必须在哲学的基本立场上作出明确表态——到底是选择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这个哲学上的基本分野涉及物质和意识的第一性问题。认为意识是世界本原的哲学家,属于唯心主义阵营,认为物质具有第一性的哲学家,则属于唯物主义阵营。 唯心主义——无论它自己如何辩解——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与宗教相联系。作为两位崇尚实践并且坚决反对一切宗教信仰的哲学家,马克思和恩格斯自然而然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建立在了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之上 既然如此,他们就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费尔巴哈以及当时其他唯物主义哲学家的著作的熏陶和启发。然而,这些唯物主义哲学家却是不折不扣的机械唯物主义者(邢而上学),他们认为,自然界和社会就像一台自我循环的机器,没有任何的发展或者质变。马克思拒绝了机械唯物主义的这种观 24 ==========第26页========== 点——因为这种唯物主义学说并不能给出关于历史发展的任何解答。因此,马克思希望在辫证法—关于普遍运动规律的科学——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而辩证法的实质在于,它从事物的內部联系,也就是事物的內在矛盾理解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正因如此,辩证法能够提供理解发展问题的钥匙,而这正是马克思渴求得到的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在那个年代,黑格尔哲学及其辩证法理论(马克思对此有过深入的研究)在整个欧洲是最先进的,但黑格尔却把这些哲学原理往唯心主义方向发展,使得它们只能适用于思维领域。黑格尔本人就是一个唯心主义者,他拒绝承认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第一性,以及意识的第二性。因此,他拒绝承认他的哲学体系不过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特定阶段的精神产品,拒绝承认思维规律不过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逻辑的反映。针对黑格尔的观点,马克思说:“辩证法在黑格尔手中神秘化了,但这决不妨碍他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在他那里,辩证法是倒立着的。必须把它倒过来,以便发现神秘外壳中的合理内核。”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倒过来”了,也就是说,马克思通过把它置于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从而发现了它的“合理内核"。在这基础上,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思维规律拓展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领域,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理论。 在抛弃了唯心主义的神秘外衣并获得了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以后,辩证法成为了一种革命的哲学。随后,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这种革命的哲学分析研究了社会历史,从而得出了关于历史发展的唯物主义观念。作为理解社会历史的一种全新的方法论,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变革的根据不在于某些伟人的创造性精神,而在于客观的历史进程。历史唯物主义启示了后来的革命者:应该研究客观的社会关系,并据此制定相应的纲领, ==========第27页========== 以促成社会的变革。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它包括劳动工具、机器以及劳动者的技巧等因素。马克思接着说道,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我们可以得出一定的生产关系,即所有制关系——某些社会集团对生产手段的控制方式。因此,“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些生产关系构成了社会的经济结构,亦即社会经济基础。 在经济基础的地基之上,矗立着政治和法律的上层建筑,以及特定的社会意识形式。由此推知,正是经济基础,在总体上决定着社会中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切领域。例如,从封建的生产方式中,派生出对妇女和下等阶级的残酷压迫,以及专制的政治统治;而由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政治上层建筑,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治压迫,并且承认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权利。 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物质生产方式的矛盾双方——之间会产生对抗性的矛盾,这时,落后的生产关系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将变得困难重重。在这种条件下,社会革命的时代就要来临了。社会革命之所以必须,是因为唯有社会革命才能够打破旧的生产关系,—这在阶级社会里表现为阶级关系—并代之以适应于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这样,整个社会的经济基础,进而受其制约的整个上层建筑,也就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 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的第一个重大发现,早在1844-1845年间,马克思就基本上完成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体系的建构。值得一提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其他重要理论,正是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基础的:如果说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一幢大厦的柱子的话,那么唯物主义历史观就 ==========第28页========== 是这些柱子底下坚固的基石。 在之后的漫长岁月里,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及其他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进一步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仍然保留了它的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第29页========== 第七章 同空想社会主义的斗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构建 空想社会主义,是十九世纪上半叶前马式社会主义时代(Pre Marxist socialism)主要趋势的统称。在十八世纪三十年代,“乌托邦”(源于“乌托邦”理念,旨在使一切事物变得完美)与“社会主义两个词逐渐风行。常用来指一群思想家,意图通过消灭人性中的个人主义,自私与竞争,以更加平等的方式改造社会。很多思想家或其追随者都意图通过建设理想社区来实践他们的理论,让所有的成员在合作的基础上工作,生活,分享他们的劳动成果。这些思想家认为,只有这样的理想社区才能为社会上的其他人提供可供遵循的榜样。他们并依赖社会实际演化过程来实现他们社会主义计划,相反,这些思想家认为他们的计划与理想本身的“合理性”便足矣说服众人,并改造社会。 空想社会主义首先是在资本主义体制下,工人阶级对压迫和剥削的回应,劳动人民为推翻封建主义而艰苦斗争,然而资产阶级所谓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只不过是资本家自己的自由以及对工人群众的再三剥削罢了。各种社会主义学说的出现,是由于资本家与工人间的阶级矛盾以及工人群众对剥削的抗争而引起的。而这些社会主义学说,则试图建立一个能够为劳动者伸张正义的社会系统。 资本主义社会的无序生产( The anarchy of capitalist production,也译作生产的无政府性)是新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另一个原因。空想社会 28 ==========第30页========== 主义者试图建立更加合理的体系,以有序和谐的方式满足人类的需要。他们中有一些人试图让资本家以及政府相信,他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比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更加合理,更有计划,更加富有可操作性,甚至试图在一些富人的项目中筹得基金。 前马克思时代的社会主义学说的主要缺陷在于,这些学说并没有基于社会上出现的阶级矛盾以及阶级斗争。虽说他们的观念本身是社会内部阶级矛盾的产物,但空想社会主义者并没有认识到,为实现社会主义而进行的阶级斗争是绝对必要的。尽管,他们的理论反映了处于襁褓时代的无产阶级的想法,但实际上,空想社会主义者并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的革命作用对于实现社会主义的重要性。 当马恩两人接触各种社会主义以及共产主义群体的时候,他们便尝试着说服其追随者放弃那些观念错误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二人密切参与各种革命和工人群体的辩论,讨论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思想,之所以这样,便是给他们的社会主义理论提供科学依据。为此,他们必须揭露早期社会主义者的缺陷和谬误,并将社会主义放在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的坚实基础上。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阶级斗争理论不是他发明的新东西。实际上,早期的社会主义者甚至是资产阶级作家都认识并描绘了阶级和阶级斗争。而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与其他阶级斗争理论的本质区别在于,其表明了阶级斗争不可避免地会导致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诞生。 马克思首先证明了,阶级并非总是在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他表明,在人类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的原始共产主义时期( The primitive communism)并没有产生阶级。在未来的某个时期,阶级也会消失。其 29 ==========第31页========== 次,马克思特别分析了当下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间的阶级斗争,并分析了阶级斗争如何不可避免的导致工人革命以及无产阶级专政的建立。第三,马克思指出,这个无产阶级专政本身就是向新社会过渡的时期。而无产阶级,只能通过废除所有阶级并建立无阶级的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来毁灭自己(被压迫)的阶级地位 马恩二人一生都在发展、传播这种阶级斗争理论,并为之付出实践。正是这种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让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从此,社会主义不再被看作是某个天才的偶然发现( the product of some brilliant mind),而是两个历史上发展的阶级,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必然结果。也正是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者的任务并不是像空想社会主义者曾经尝试的那样,建造最漢美,和谐,理性的社会主义。在科学社会主义者的任务就是分析社会,分析阶级矛盾的历史和经济基础,并由此寻找终结一切阶级矛盾的方式,带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马克思对于社会主义的科学解释毋庸置疑。因此,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各种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组织的成员很快便放弃了前马克思时代的社会主义以及非阶级理论的社会主义思想。马恩二人很快便成为了社会主义运动中的思想领袖。在1847年,一个联合了各国的工人,知识分子,革命团体新国际组织成立之初,马恩二人就成为其领导者。他们将这个团体称为“共产主义同盟”,正式为其拟定纲领,而这个纲领便是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不仅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第一个纲领和总路线,而且规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刨析了其他类型的社会主义的内在。《宣 ==========第32页========== 》很快便被翻译成了多种语言,将马克思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传遍了整个欧洲乃至整个世界,本文所概述的基本原则流传了150多年,直至今天 ==========第33页==========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正如我们之前所言,马克思在继承和批判英国经济学家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发展了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马克思1844年至1859年的早期经济学著作大多是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他反驳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家关于资本主义是一个永恒且万能的制度的说法。另一方面,他证明了资本主义只能存在于一段特定的时期内,它注定要被一种全新的、更高阶段的社会制度所取代。他后来的经济分析,特别是他的主要作品《资本论》,专注于探讨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资本论》深入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起源、发展和衰落,从而构建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家总是以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即以商品交换来进行分析。然而,马克思指出,经济学不应以物与物之间的关系,而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最终以不同阶级之间的关系来分析研究 因为在资本主义统治下,商品生产占主导地位,马克思以商品交换开始了他的分析。他指出,商品交换并不仅仅是一种物与物之间的交换,而是一种社会上通过市场联系起来的各个生产者之间关系的表现。虽然商品交换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但随着货币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诞生,商品交换才发展到顶峰。它将整个社会数百万生产者的整个经济生活联系在一起。资本主义甚至将工人的劳动力也转化为在市场上自由买卖的商品。 劳动者把他的劳动力卖给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即资本家。工人每天工 32 ==========第34页========== 作的一部分时间生产出工资那部分的价值,即维持其本人和家庭所需的费用。他的另-部分工作时间则是为了维持资本家的生活和资本的增殖。这部分是为资本家生产的,工人得不到一点报酬。这是每一位工人所生产的额外价值,是超出工人赚取的工资和维持工人的生活所需的部分,马克思称之为剩余价值。它是资产阶级的利润之源和财富之源。 剩余价值概念的发现揭露了工人阶级被剥削的本质。这也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的根源。这种阶级对立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表现: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恩格斯把剩余价值的发现作为马克思的第二个重要发现(唯物史观的发现是第一个重要发现)。列宁把剩余价值理论称为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 马克思还详细分析了反复影响资本主义的周期性经济危机。他解释说资本主义危机也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又一表现。因此,他揭露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谬误,他们当时宣扬资本主义不可能面临任何危机,因为市场的运作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他们试图提出,资本家生产的任何东西都会自动在市场上卖出。 然而,马克思却揭露了资本主义本身的运作必然会导致危机。他向我们展示了资本家如何拼命地想要赚更多的利润,并疯狂地增加产量。然而,与此同时,每个资本家都试图通过降低工人的工资并使他们陷入贫困来维持较高的利润率。工人阶级在社会中所占的比例最大,而工人阶级的贫困自然意味着他们购买市场上现有商品的能力下降。这样,一方面,资产阶级继续增加供应给市场的商品的生产,另一方面又在同一市场上不断减少很大—部分买主的购买能力。这自然导致一方面生产扩大,另一方面市场收缩之间的严重矛盾。结果是出现了生产过剩的危机,市场上充斥着未售岀的商品。许多资本家破产了。成千上万的工人被赶出工作岗位,被 33 ==========第35页========== 迫挨饿,商店里充斥了因为没有人购买而没有被使用的商品。 马克思认为,这些资本主义危机的无政府状态只有通过解决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资料的私有性之间的基本矛盾才能得到解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从而使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具有社会性。马克思指出,产生这场革命的社会力量是资本主义自己创造的,是无产阶级。只有无产阶级才愿意让目前的剥削和私有制制度无法继续下去。只有它才有建立社会主义的愿望和能力。马克思分析了每一次危机如何加剧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他将这一过程描述为,每一次危机,资本都集中到人数越来越少的资本家手中。与此同时,广大工人的痛苦和不满也在急剧增加。随着资本主义矛盾的激化,无产阶级革命力量加强,最终爆发革命,没收资本家的资本,建设与生产的社会性相适应的生产资料由社会占有的社会主义社会。 就这样,马克思从经济最基本的单位——商品出发,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本质。从而揭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通向共产主义的道路的科学经济基础。 34 ==========第36页==========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与工人阶级的联系 正如我们在之前几章看到的那样,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入参与了19世纪40年代的共产主义革命团体。马恩二人领导了共产主义者同盟,一个由欧洲不同国家革命者组成的国际组织。二人起草了同盟纲领,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共产党宣言》。但是在那时,在1848年,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尚未深入广大工人群众。共产主义者同盟主要是一些流亡工人和知识分子组成的,影响力十分有限。实际上马克思主义那时只是诸多社会主义流派中的一种。 1848年革命里,起义之火烧遍欧洲大陆。在这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中,马克思主义首次得以在实践上一展身手。革命首先在在法国爆发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布鲁塞尔。比利时政府恐惧革命的传播,立即将马克思驱逐岀境。马克思被迫前往巴黎,不久后恩格斯也抵达那里和他汇合。但革命浪潮传播到德意志时,二人决定立即返回德意志参加革命。 在德意志二人试图巩固共产主义者同盟和工人团体的工作成果。他们创办了一家日报《新莱茵报》,这份报纸实际上起了革命派机关报的作用。报纸支持资产阶级激进派,因为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当时德意志的主要任务。但同时该报也是德意志新兴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方,马恩二人试图把德意志不同省份的工人团体联合成一个大型工人政党。报纸坚持了一年,随着革命在德意志和欧洲其他地区的失败被勒令关闭,马克思也被普鲁士国王下令驱逐出境。马克思返回巴黎,但不久又因为法国当局的迫害被迫离开。恩格斯继续留在德意志,在革命军中战斗到最后。战败后 ==========第37页========== 恩格斯逃离德意志,在1849年年底与马克思汇合,那时马克思已经定居于伦敦。英国从那时起成为马恩二人的活动中心,直到二人先后去世。 1848年革命失败后,困惑在全欧洲的革命者和无产阶级活动家中蔓延。大多数早期主流社会主义理论无法给革命中种种事件的起因给出合理的解释,在一片困惑中马克思接下了这项历史任务,分析了隐藏在革命早期的胜利和随后的失败背后的种种社会力量。因为法国是革命的中心,也同时是革命兴衰的重要起点,马克思集中精力分析了发生在法国的种种事件,并为此写下了两部杰出的著作:《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和《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这是马克思初次尝试用历史唯物主义解释当下的历史事件。他透彻地分析了革命中一次次峰回路转背后的阶级力量,为无产阶级革命战术的制定提供了阶级分析的基础。马克思展现了不同阶级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扮演的不同角色,揭示了谁是革命的朋友,谁是革命的敌人以及无产阶级应该怎样对待他们。 之后马克思继续创作有关所有世界政治大事的文章,并在文章中清晰地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这把马克思主义和其他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区别开来了,马克思主义和它们相比有巨大的优越性:其他的社会主义无力解释不断变化的世界局势,而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了认识和改变世界的实践工具 同时,马恩二人积极地联合弱小分散的工人团体。共产主义者同盟的主要活动中心在德意志,面临着普鲁士秘密警察的残酷镇压,许多在德意志的成员被捕入狱,同盟最终在1852年11月被迫解散。在1848年革命失败后长期的政治反动时期里,马恩二人继续试图重新组织并复苏工人运动。除了大量撰写并发表著作,他们继续保持着和不同国家工人组织的接 36 ==========第38页========== 触,特别是英法德。马恩二人一直努力建立起一个国际工人组织,并在发达工业国建立起独立的工人政党。 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是马克思做的,这个时期他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展工作。再被各国政府屡次驱逐,甚至在伦敦定居之后,马克思仍处于秘密警察的监视之下,特别是普鲁士的秘密警察。政治迫害之外,马克思在经济上也一直困窘。由于贫困和当时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无组织状态,马克思没有条件当全职革命家。马克思唯一的收入来源是为美国著名报纸《纽约每日论坛报》撰稿所得的微薄稿酬,当然不够养活马克思一大家子,一家人常常面对贫穷,债务甚至饥饿,家里大量财物都被拿去典当,换钱买食物。马克思有六个孩子,但只有三个活过了童年,小女儿死的时候葬礼被迫延期数日,直到马克思筹措到丧葬费才得以下葬。马克思本人重病缠身,为了完成工作常年和病魔搏斗。 在长期的经济困难里,恩格斯是马克思一家主要的资助者。1848年革命失败后,恩格斯被迫来到父亲在曼彻斯特的公司工作。恩格斯在那里工作了20年,开始当职员,最后五年成为了公司的股东,一直干到1869年。恩格斯在这段时间里有一笔可观的收入,得以定期资助马克思。 恩格斯的帮助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虽然空闲时间很少,恩格斯还是投入大量精力继续硏究工作并帮助马克思。二人定期通信交流想法,马克思常常和恩格斯讨论重要问题,特别是关于国际工运的问题。 他们的努力在1864年结出了果实:那一年国际工人协会,也就是第国际成立了。马克思不久就成为了第一国际的领导人,主要负责起草国际的第一份宣言和纲领。但第一国际的纲领并未包含太多《共产党宣言》的内容。第一国际和共产主义者同盟不同,不是局限于几个革命者团体的 37 ==========第39页========== 组织,实际上国际的许多支部,特别是在英法的支部,代表的是许多大量工人参加的组织,这些组织大多缺乏清晰而正确的认识。这些组织主要是工人组成的,思想觉悟水平自然比精心遴选成员的共产主义者同盟低很多。因此宣言和纲领只能在脑海里构想,正确的路线不得不以国际中大多数成员接受的方式呈现。马克思有着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组织经验,是当时唯一有能力为国际起草文件的人,因此被委以重任。随后几年里,马克思几乎为第一国际起草了所有重要文件。 因此只有马克思能为第一国际提供思想上的,政治上的和组织上的观点。实施贯彻这些观点意味着和运动中形形色色的无政府主义者和机会主义者进行持续不断的斗争。无政府主义者反对建立强大的组织,而机会主义着则反对迸行坚决的斗争。马恩二人坚持与这两股势力斗争,努力将第 一国际建设成一个联合欧美工人的战斗组织。他们很大程度上成功了,同时促成了许多工业国中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的诞生。 1871年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巴黎公社成立时,马克思主义已经远远超越了自己在1848年革命时的地位,再也不仅仅是众多社会主义流派中的一种。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已经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只有马克思主义保持着非凡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再也不是局限于几个小团体内的思想,而成为了一种大众现象,它的影响力扩展到不同国家的工人运动中,领导了一系列工人运动,给资产阶级以巨大的挑战。马克思主义已经和广大工人群众紧紧联系在一起。 ==========第40页========== 第十章从巴黎公社中所学到的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第一次在历史上夺取政权,并试图建立自己的统台。公社无法巩固其统治,并在72天内被粉碎。然而,公社的经验具有历史性的意义。在短暂的存在期间,公社初步建立了一个新社会。公社通过其功绩和错误为世界工人阶级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和教训。马克思作为第一国际的领导人,总结了这一伟大经验对国际无产阶级的教训 巴黎公社的历史背景是1870年至1871年的普法战争。它开始于1870年7月,反动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下令攻击普鲁士(普鲁士与其他较小的省份于1871年1月合并为德国),因为他错误地认为普鲁士人处于弱势地位。1870年9月,他的军队被迅速击败,拿破仑三世自己投降并被普鲁士人俘虏。拿破仑三世投降后,成立了一个由一位名叫梯也尔的政治家领导的共和国。梯也尔于1871年3月与德国人签署了和平条约。然而,自1870年9月以来一直被普鲁士军队包围的巴黎并没有服从梯也尔。它由巴黎国民自卫队控制,巴黎国民自卫队主要由工人组成。1871年3月18日,梯也尔派他的军队解除国民自卫队的武装。巴黎随即发生了起义,两名法国陆军将军被枪杀,军队被迫撤退。权力已经转移到国民自卫队手中,国民自卫队在一周内举行选举并成立了一个由92名成员组成的理事会。包括大量工人的理事会成为政府机构。它为社会生活的重组和城市的管理采取了许多进步的措施,因此得到了劳动人民的全力支持。然而,巴黎公社是一个不断受到攻击的政府。由于惧怕工人阶级的力量,德国和法国的压迫者立即联手粉碎公社。德国甚至直接帮助了梯也尔 ==========第41页========== 政府并释放了一大批法国军队的俘虏,这些法军是在1870年投降并被俘虏的。梯也尔政府获得增援,力量増强,发动了一场占领巴黎的全面战役。工人们勇敢地战斗,但他们无法与装备精良的职业军队匹敌。经过多日的英勇战斗,成干上万的人成为烈士,公社于1871年5月28日被粉碎。30000多名公社成员即使在投降后也被冷血屠杀。超过45000人受到法院审判,其中许多人被处决,其他人被送进监狱或流亡。似乎资产阶级决心给工人们一个难忘的教训,以免他们甚至梦想再次夺取政权。 第一国际在普法战争和巴黎公社时期公众影响力达到顶峰。它在工人中有广泛的斗争基础,并定期提供有关政治问题的指导。当普法战争爆发时,马克思立即以第一国际总理事会的名义发表了一份文件。该文件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的策略应用之一。他呼吁第一国际团结工人,同时将战争归因于法国和普鲁士的统治者。由于第一国际的宣传,德国和法国的工人都有着强烈的国际主义精神。倍倍尔和威廉·李卜克內西这两名议员和德国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是第一国际的马克思主义成员。他们因为在议会中投反对票被普鲁士政府监禁。 在战争的最初阶段,由于侵略性的拿破仑三世政权的反动性质,马克思把战争描述为德国的防御性战争。然而,他预测了这位反动统治者的垮台。当这件事发生时,马克思立即发表了一份文件,呼吁德国工人反对现在已成为德国侵略战争的东西。他呼吁与法国达成和平,并承认新成立的法兰西共和国。他认为共和国是由金融贵族和大资产阶级领导的。然而他认为企图推翻共和国并组建工人政府为时尚早。事实上,马克思坚决反对任何在巴黎起义的企图。 40 ==========第42页========== 尽管马克思提出了建议,在巴黎有一些追随者的各种无政府主义者和阴谋主义者的积极分子在组织起义方面做了各种尝试。当起义实际发生时,马克思放弃了他过去的反对态度,转而全力支持公社。他立即认识到了公社的历史意义,并向全世界发送了数百封信件,试图获得支持。他通过信使与公社保持联系,向公社的国际主义者提出建议。恩格斯是一名军事专家,他也就公社的军事防御提岀了建议。虽然公社的领导权掌握在其他团体的成员手中,但公社内的马克思主义者却竭力加强其活动和防御外敌。第一国际是主要的为那些不得不逃离法国资产阶级残酷镇压的公社成员安排住所并帮助他们获得工作的组织、 马克思立即将巴黎公社革命称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并对它进了深入分析,试图从其经验中汲取教训。《法兰西内战》这本著作是在公社革命期间写成的,但在公社垮台两天后才完成。它宣传了巴黎公社的成就,并让世界各地的革命者和工人正确地认识巴黎公社。 马克思首先强调了公社主要采取的积极的和革命的措施,他将其视为新社会的诞生。他指出主要的政治措施是政教分离、取消对教会的补贴、人民武装取代常备军、法官和行政官员由选举产生并可随时罢免、规定所有政府官员的工资上限并让他们对他们的选民负责等等。主要的社会经济措施是实施免费的和普遍的教育、禁止面包店使用夜工、禁止雇主在工厂罚款、关闭当铺、夺取关闭的工厂并使之由工人合作社管理、救济失业者、配给房屋和援助欠债者。上述所有措施都表明,公社有明确的方向其所有决定都清楚地带有无产阶级行动的印记。尽管公社不断面对绝望的生存困境,但公社通过其行动首次提供了即将到来的无产阶级革命所带来 ==========第43页========== 的社会。它提供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国家政权的经验——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之为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 公社的弱点也为无产阶级未来的斗争提供了最有价值的教训。马克思指出了这些弱点。公社的一个严重弱点是缺乏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明确和集中的领导。马克思从中得出结论,为了革命的胜利,一个强大、有远见和纪律严明的无产阶级政党必须领导革命。马克思反复强调的另一点是需要粉碎过去的国家机器。为了建立新的工人国家,不可能依靠资产阶级过去的国家机制与完全致力于维护旧社会秩序的国家官员。事实上,为了建立工人国家,首先必须粉碎过去的国家机器,并摆脱与之相关的所有高级官 在公社之后的反动和镇压时期,革命力量在如何评估经验和得出正确结论方面存在相当大的疑惑。大量参与公社的无政府主义者感到特别茫然。马克思的分析给出了明确的立场,清除了所有的迷惑。马克思还向全世界传播了对公社的正确观点。在公社之后,资产阶级将马克思描绘成公社的真正领导者,因此马克思甚至接受了全世界新闻界的采访。通过这些采访,他将正确的立场传到各个国家。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正确的答案。 第十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机会主义的兴起 巴黎公社失败以后,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运动实行了反动攻势,第国际因此受到了严重影响。在法国,革命者遭受了最严重的打击,绝大多 42 ==========第44页========== 数的成员都变成了身处他乡的流亡者,而其内部也产生了尖锐的派系斗争。在德国,劳工运动也遭受了挫折,主要的马克思主义领袖倍倍尔和李卜克内西,由于反对战争及吞并法国领土遭到长期关押。而也这意味着国际的两个最重要的部门受到了损失。与此同时,英国工人运动发生分裂,些领导人因为反对马克思的立场(支持巴黎公社暴力革命),而离开了国际。此外,无政府主义者的阴谋活动也削弱了国际。在1872年国际大会上,马恩二人决定将国际总部从伦敦转移到纽约。然而,削弱后的国际终究因难以恢复其力量,于1876年解散。 然而,第一国际的解散并没有阻止马克思主义的前进以及新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巴黎公社运动之后长达近35年的时间是较为和平的时期,欧洲各大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没有发生重大战争。在此期间,大多数完成工业化的国家的劳工运动迅速发展。基本上是由无产阶级组成的社会主义政党,于此时建立了庞大而又复杂的机构。在他们的领导下,成立了工工人日报、工人合作社等,并在合法的环境下运转,甚至进入了资产阶级的议会。在1889年,多个这样的政党聚集在一起,成立了第二国际。第二国际的形成进一步鼓励了世界各地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政党的成长 直到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他们一直为日益增长的工人运动提供理论基础,并作为日益增长的工人阶级运动的思想领袖和实际组织者。马克思专注于进一步硏究政治经济学,更深入地硏究资本主义。自1867年第卷《资本论》出版,马克思一直在同病魔斗争,在生命结束前完成著作。然而,在1883年3月14日他逝世前,《资本论》仍然没有完成。恩格斯肩负起了收集、整理马克思手稿的艰巨任务,编辑并最终岀版《资本 ==========第45页========== 论》的第二卷和第三卷。事实上,恩格斯在1869年成为一个职业革命家之后也做了许多理论工作。恩格斯独自地或与马克思合作完成了关于哲学、社会主义理论、进化论、社会和政治制度的起源等方面的各种著作。在马克思逝世后,他在指导和建立各国运动方面起到了核心作用。通过定期通信,他履行了这个领导任务的职责,直到1895年8月5日去世。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很大一部分工作是与机会主义的倾向作斗争,这种机会主义随着运动的发展而开始增强力量。在第一国际时期最初出现并在曰后继续存在的拉萨尔主义,是重要倾向之一。其创始人费迪南·拉萨尔是1863年在德国成立的第一个工人阶级社会主义政党的创始人。拉萨尔主义主要的机会主义方面是阻碍工人争取更高的工资,并呼吁政府援助建立劳工合作社,拉萨尔认为这是改革社会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主要手段。为了避免对争取更高的工资斗争产生错误的观点,马克思在1865年撰写了《工资、价格和利润》这一着作,并将它提交给了第一国际总理事会。1875年,当马克思写了《哥达纲领批判》,《哥达纲领》是在德国的拉萨尔派和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统一为一个政党时起草的纲领。当时马克思主义者希望团结,所以他们对拉萨尔主义的机会主义政治作出了许多妥协。马克思在他的批评中对机会主义政治的观点彻底进行了批评。然而,这个批评只给德国党内一些主要的马克思主义成员看过。它没有被分发出去,很少有其中的建议被付诸实践。然而,1891年起草新党纲时,尽管该党一些主要成员抗议新党纲,但恩格斯坚持发表这一批评。这次,拉萨尔主义的内容再没有出现在新的纲领中。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在世时,其他机会主义倾向似乎也遭到坚决反对。恩格斯辞世后,无产阶级运动内部的某些分子,意图攻击马克思主 ==========第46页========== 义,然而公然反对马克思主义十分困难,于是他们便试图“修正”马克思主义。后来被称作修正主义的这一趋势首先由伯恩施坦发起,他是德国党和第二国际的领导成员之一,在1898年和1899年在德国党内首次提出了他的观点。伯恩施坦提出,由于社会环境改变,有必要改变马克思提出的所有基本说法。他提出,没有必要为了实现社会主义而进行暴力革命,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将逐渐带来社会主义。随着工人阶级的运动中机会主义的日渐增多,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很快在各方得到支持者的支持。然而与此同时,许多真正的革命者在捍卫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集结起来。辩论在1904年举行的第二届国际大会之前进行。代表大会以25票同意,5票反对,12票弃权强烈谴责修正主义。另一个妥协性质的、没有强烈谴责修正主义的决议,由于21票同意,21票反对,没有得到通过。因此,这两项决议中都有一个非常大的部分支持修正主义或持有不愿意强烈反对修正主义的立场。尽管代表大会终于谴责修正主义,但1904年的事件本身就很清楚地表明机会主义和修正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的最高层为自己建立了坚实基础。在许多国家,对机会主义的反对也很强烈。其中一个反机会主义中心在俄国,列宁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已经同俄罗斯各种各样的机会主义斗争了无数次。 第十二 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列宁的早年生活 45 ==========第47页========== 俄罗斯是马克思主义及其文献传播较早的国家之一。实际上,马克思主要著作《资本论》第一个译本就是俄语。1872年(原德文版出版仅五年之后)的一个版本取得了较大的成功,获得了不错的销路,有声望的期刊给与这本书大量正面的评论。资本论的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18731974年《资本论》的引文已经开始岀现在俄罗斯大城市激进茡生的宣传中。俄国革命者也比较早地将其他马克思主义著作翻译成俄文。 其中一位革命家是维伊·查苏利奇,一位以试图暗杀圣彼得堡市长而著称的女性革命者。她于1881年便开始与马克思通信,在马克思去世后又与恩格斯继续往来。1883年,她加入俄罗斯第一个马克思主乂组织由普列汉诺夫领导的劳动解放社。普列汉诺夫于1889年参加了第二国际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之后他首次与恩格斯会面。后来普列汉诺夫继续与恩格斯保持密切联系,并接受恩格斯的指导。 在俄罗斯,普列汉诺夫在推广马克思主义方面发挥了主要作用。他翻译并推广了许多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在与无政府主义者和民粹派(农民社会主义者)论战的同时,他也为马克思主义做出了许多理论贡献。当时的俄罗斯处于沙皇的暴政下,许多革命者和革命团体开始活动。然而,其中许多团体有无政府主义和恐怖主义倾向。普列汉诺夫和劳动解放社为把他们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发挥了关键作用。后来加入这个组织的列宁,是领导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运动的杰出人物。 列宁是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的党名,他在1870年4月22日出生于辛比尔斯克省首府辛比尔斯克市。它位于伏尔加河畔,这是俄罗斯最大的河流。尽管如此,在列宁的青年时期,它与外界的交流是有限 ==========第48页========== 的。没有铁路,主要的交通工具是在伏尔加河航行的蒸汽船。然而,河流到了封冻期之后,就必须要骑马了。 列宁的父亲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他经过努力从贫苦农民上升为辛比尔斯克省的教师,学校督察,最后成为小学校长。1874年,他还被授予贵族身份——公民议员。他于1886年去世。列宁的母亲是乡村医生的女儿。尽管她没有上学,但她在家接受教育,甚至学习了许多外语,后来她把外语教给她的孩子。她于1916年去世。他们有八个孩子,其中两个在幼儿时期死亡,一个在十几岁时死亡。列宁是第四个孩子。他的所有兄弟姐妹都在长大后成为革命家。 不过,列宁最受他的哥哥亚历山大影响。亚历山大是圣彼得堡大学(当时的俄罗斯首都)的杰出学生和金牌得主。他是圣彼得堡革命青年秘密革命学习圈的成员,并在工人中进行政治宣传。他在思想上站在民粹派和马克思主义之间。1887年,亚历山大因为试图暗杀沙皇而与他的姐姐安娜和其他同志一起被捕。安娜后来被释放,并被驱逐岀圣彼得堡。1887年3月8日,亚历山大和他的四位同志一起被吊死。当时只有17岁的列宁发誓要为他的哥哥报仇。 列宁在非常年轻时就是一位有非常系统的学习方法的模范学生。与其他学生不同,他从不在最后一刻才交出作业。相反,他提前准备大纲和草案,在写作最终稿之前不断做笔记、补充和修改。他的注意力非常高,在学习时从不和打扰他的人交谈。他非常崇拜他的哥哥,并且在年轻的时候试图模仿亚历山大所做的一切。在他的兄弟被绞死一个月之后,尽管紧张悲伤,但列宁不得不去应付学校参试。列宁是该校最好的学生,不出意料的获得了金牌。 ==========第49页========== 尽管获得了金牌,但列宁无法仍然被圣彼得堡大学或莫斯科大学录取,因为他是一位著名革命家的兄弟。他最终被更小的喀山大学的录取。然而,在三个月后,他参加了一项反对限制大学自治和学生自由的新规定的示威游行,因此被逐岀喀山市。将他带到城市边界的警察试图说服年轻的列宁,告诉他,在他的的面前是一堵墙,而列宁答道,那堵墙是一堵朽墙,一推即垮。在1888年,当局允许列宁返回喀山,但他没有重新入学。而是在这里,参加一个秘密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圈。 在此期间以及后来全家搬到萨马拉省时,列宁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读书和学习。除了读俄国革命者的作品外,列宁在十八岁时开始阅读许多马克思和普列汉诺夫的著作。他开始将他的马克思主义知识传播给他的大姐安娜,然后组织他的朋友成为小型讨论组。同时,他还参加了游泳、滑冰、登山和打猎等项目。 他的母亲一再让他重新入学。然而,在喀山遭到再次拒绝。他也被拒绝申请护照以及出国留学。在经过许多次申请后,列宁在1890年最终只被录取为圣彼得堡大学的法律系借读生。他可以直接参加考试而不被允许听课程。列宁决心在与他的前喀山同学同时完成他的课程。因此,他自学并在一年内完成了为期四年的课程。在1891年举行的考试中,他获得了所有科目的最高分,并获得了一等学位。1892年1月,他成为律师,并开始在萨马拉地区法院执业 然而,列宁对他的法律职业最不感兴趣。在圣彼得堡考试期间,他在那里同马克思主义者的交往,并获得了马克思主义文献。在萨马拉,列宁花费了很大一部分时间在地下学社内给工人和他人授课。他还组建了萨马拉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学社。萨马拉是民粹派的中心,列宁集中精力与当 ==========第50页========== 时已转向自由主义的民粹主义思想作斗争。同时,他十分尊重十九世纪七 十年代勇敢无私的民粹派革命者,他们中的许多人在退岀政治活动后居住在萨马拉。列宁总是渴望从他们那里学习他们的革命工作、他们的保密技巧,以及在审讯和审判中革命者的做法。列宁在萨马拉开始了他最初的写作,这些著作在学习圈中流传。他还把《共产党宣言》翻译成俄文。列宁的活动和影响开始蔓延到萨马拉以外的伏尔加河流域。 在拥有想法后,列宁现在想扩大他的革命工作的范围。为此,他于1893年8月搬到了圣彼得堡,圣彼得堡是一个拥有无产阶级的大工业中心。为了掩饰自己,他接受了圣彼得堡一位资深律师的律师助理的工作。但他做很少的法律工作,完全集中精力于革命活动。列宁很快成为了为圣彼得堡众多秘密学界带来新生活的领军人物。他也影响了莫斯科的学习圈。除了在学习圈里演讲外,他总是对了解工人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感兴趣。在这些学习圈里,他说服了一大批革命派人士从小范围的选择性宣传(当时的宣传与我们今天的政治教育类似)转变为广大工人群众的大规模骚动。 正是在这段时间里,他遇到了他未来的妻子克鲁普斯卡娅。她已经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并且在工人夜校没有工资的情况下自愿教书。她的许多工人学生都在列宁组织的学习圈内。列宁本人总是渴望从她对圣彼得堡工人的生活和工作条件的深入了解中学习。在列宁生病时,克鲁普斯卡娅拜访了他,并逐渐的,他们的友谊变成了爱。 列宁继续扩大在俄罗斯其他城市的影响。1895年2月,各主要城市的团体会议决定派列宁和另一位莫斯科的代表出国与劳动解放社接触。在1895年4月至9月,列宁第一次访问了欧洲。在此期间,会见了劳动解 49 ==========第51页========== 放社的普列汉诺夫和阿克塞尔罗德以及德国和法国工人阶级组织的其他领导人。他希望见恩格斯一面,但由于恩格斯辞世只好作罢。 回到俄罗斯后,他将圣彼得堡的所有马克思主义者团体统一为一个称为争取工人阶级解放联盟的政治组织。联盟立即开始鼓动并组织城市大工厂的罢工。与此同时,他还制定出一份地下工人杂志。一直密切关注列宁的秘密警察最终通过举报人帮助提供的证据将他逮捕。1895年12月,他与第一期非法杂志的手稿一起被送入监狱。 列宁甚至在狱中与外面的同志保持联系。他的母亲和姐姐安娜给他带来了很多书,他教给他妹妹使用密文写信。牛奶可以当作隐形墨水,在加热后就可以显形,于是,列宁便使用牛奶与外面的同志联络。他用黑面包当作墨水瓶,任何一个警卫来到附近便可以直接吞下。因此,就算在监狱中,列宁也可以继续写小册子和策划罢工。1896年期间整个俄罗斯的罢工都在持续上涨。列宁被认为是联盟的真正领导者。同时他也开始对他的第一个重要理论著作《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在从早到晚深入硏究的过程中,列宁毎天都在睡前定期锻炼,保持健康。 在监狱里过了一年以后,当局释放了列宁,但又立即判处他流放西伯利亚三年,在1897年5月,列宁到了西伯利亚到达。而克鲁普斯卡娅也被逮捕了。列宁提岀在西伯利亚与她结婚。她只是简单回答说:“如果你要娶我,那就这么定吧。”1898年5月,当局允许她与允许与列宁一起到西伯利亚。列宁在西伯利亚的大部分时间在做理论研究。在克鲁普斯卡娅的帮助下,他将一本英文书籍《工业民主》翻译成俄文。他还在1899年合法出版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同时,还开始了与经济派斗争——这即前面提到的伯恩斯坦修正主义相关的机会主义倾向。他还就俄 ==========第52页========== 罗斯革命的计划和当前任务写了大量的文章。当他在1900年初流亡时,他立即着手进行这些任务。 第十三 列宁及其新式无产阶级政党 列宁流亡时最紧迫的任务是建立革命的无产阶级政党。俄罗斯社会民 主工党( RSDLP)于1898年举行的一次代表大会上正式成立,有9位代 表出席。然而,在会议上选出的中央委员会很快就被捕了。虽然党的旗帜已经举起,但这次大会并没有真正成功地统一所有团体,建立单一的党组织结构。因此在1900年这个任务仍然存在。 在列宁流放时,制定党的计划已经详细制定出来。列宁认为关键在于成立全俄统一政治报。列宁提出,让在政治和组织上分散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圈、团体和组织联合起来的唯一途径是通过政治报。这家报纸将能够通过提出正确的路线并立即打击所有机会主义的倾向在政治上串联整个俄罗斯的所有不同组织。同样地,秘密散发非法报纸这一最困难的任务本身也需要创建—个地下组织来面对高压的俄罗斯秘密警察。列宁希望在召开党代会之前首先实施这一计划,因为必须首先打败过去几年在运动中抬头的机会主义和修正主义的潮流。 列宁的计划首先在俄罗斯各城市的斗争联盟和社会民主党人的会议上讨论并被批准。他在这个计划中的主要助手是圣彼得堡中央集团的马尔托夫和波特列索夫,他们与列宁同时被捕并流放至西伯利亚。该计划是要把这份报纸的发行地点设置于国外,因为在俄罗斯境內出版它太危险了。列 ==========第53页========== 宁还计划为此目的联合普列汉诺夫的劳动解放社,这个社团已经在国外存在。编委会由六名成员组成——其中三名来自国外的解放社,三名来自俄罗斯——列宁,马尔托夫和波特列索夫。在完成所有安排后,报纸的第期在1900年12月出版。 报纸就是《火星报》。标题页载有1825年第一批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家的话星星之火,足以燎原 he spark Will Kindle a Flame)。《火星报》在不同时间于各个国家——诸如德国,英国和瑞土印刷。但从未被直接送到俄罗斯,而是经过极其迂回的路线,而后到达俄罗斯境內的《火星报》秘密委员会。分发者躲避秘密警察的任务十分艰巨,如果走私《火星报》的人被抓获,他们将被直接流放到西伯利亚。《火星报》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具,用于在学习圈进行授课,授课内容通常是报纸中的文章。《火星报》派送员利用一切机会分发报纸以及《火星报》的传单。不仅在工厂散发,还散发到街道、剧院、军苢,或四处邮递。在大城市,《火星报》遍布街道或剧院的阳台。在清晨亦或深夜时,分发到工厂的庭院中和水泵附近,以便早上的工人可以看到他们。在每次这种被称之为“播种的操作之后,在附近的一堵墙上会做一个特别的标记,以便在早上看到夜间“播种”的影响。在小城镇和村庄,《火星报》的小册子会在赶集时放入农家车中,并在时机得当时粘贴到墙上。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工作,被发现就意味着存在立即逮捕和流放到西伯利亚的可能性。参与这项工作的同志慢慢开始建立职业革命家组织,在此基础上列宁计划建立无产阶级政党。 关于党本身的结构和组成,列宁认为它应该由两部分组成:a)个由领导党的正规干部,主要是职业革命者,即除党务之外没有任何 ==========第54页========== 职业的党员组成的紧密圈子。他们拥有必要的最低限度的理论知识、政治经验、组织实践,能够面对和打击沙皇警察;b)广泛的地方党组织网络和众多党员,他们得到数十万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支持。由于建立这样一个政党的过程是在《火星报》的帮助下进行的,所以列宁通过他的文章和书籍指导了这一过程。特别重要的著作是《从何着手?》、《怎么办?》、《就我们的组织任务给一位同志的信》。在这些著作中,他奠定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和组织基础。 除了组织问题之外,列宁发起的一场重大斗争,那便是与经济派的斗争,经济派想把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仅仅局限于工人的经济斗争。在列宁流亡时期,经济派在俄罗斯增强力量,列宁意识到在召开党代会之前,在思想上必须打败经济派。他特别通过他的书《怎么办?》发起了对他们的直接攻击。列宁揭露了经济派的观点是如何屈服于工人阶级运动的自发性,忽视了党的意识和主导作用。他表明这将如何导致工人阶级被资本主义奴役。经济派在颂扬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却想把革命党变成一个社会改良政党。列宁因此表明,经济学家实际上是伯恩斯坦修正主义机会主义倾向在俄国的代表。列宁在俄罗斯广泛分发的这本书利落地击败了经济主义。因此它奠定了后来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思想基础的原则。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布尔什维克主义趋势的实际诞生发生在1903年7月至8月举行的第二次党代会上。大会的主要辩论是关于该党的性质应该是什么,以及谁应该获得党的成员资格。列宁提出,为了建立一个紧密、有效、专业的革命党,所有党员都应该在党组织中工作。另一方面,马尔托夫的模式则是松散运作的合法政党,这在当时已成为第二国际的共同点。因此,他提出了宽松的会员标准,这将允许任何接受党派活动并在 ==========第55页========== 财政上支持该党的任何人都有资格获得党员资格。因此他准备接受仼何党的同情者入党。在这一点上的投票中,大多数人都支持马尔托夫。然而,当后来一些机会主义派别离开大会时,大多数人都站在列宁的一方。这反映在中央委员会和火星报编辑委员会的选举中,这些选举是按照列宁的提议进行的。尽管如此,两大集团之间的分歧依然很大,甚至在大会之后仍然存在。从那时起,在大会选举中获得大多数选票的列宁的追随者被称为布尔什维克(意为俄语的多数派)。受到少数选票的列宁的反对者被称为孟什维克(意为着俄语的少数派)。 孟什维克在大会后立即开始阴谋和分裂活动。这造成了很多混乱。为了消除混乱,列宁于1904年5月发表了他的著名著作《进一步,退两步》。其中详细分析了大会期间和之后的党内斗争,并在此基础上解释了后来形成布尔什维克党组织基础的无产阶级政党的主要组织原则。这本书的发行使该党的大部分地方组织都加入了布尔什维克一方。然而,中央机关、党的机关和中央委员会落入了决心否决大会决定的孟什维克手中。因此布尔什维克被迫组建自己的委员会并开始自己的机关。两个团体也开始为组织自己的大会和会议做单独的准备。这些会议在1905年举行。党完全分裂了。然而,它为奠定真正的革命党-一种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奠定了基础。 54 ==========第56页========== 第十四章 九○五年俄国资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革命策略发展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分裂是在世界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时开始的。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长达35年的和平时期在一系列战争中被打破。帝国主义时代已经临近,新的帝国主义列强开始争取掠夺和扩大市场。他们参与了一些地区的战争。其中一场重要的战争是1904年至1905年的日俄战争。这些地区性的战争只是帝国主义列强准备1914年至1918年第次世界大战的重新分裂的一种方式。 同一时期也是革命高潮的时期。然而,这些革命的主要策源地不是欧洲,而是亚洲。第一次革命是1905年的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其次是士耳其,波斯和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从无产阶级的角色和马克思主义革命策略的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些革命中最重要的是1905年的俄国革命,而其起点便是日俄战争 1904年2月8日开始的日俄战争,其结束是在1905年8月23日以沙皇战败和签订一个羞辱性的和平条约告终。布尔什维克对战争采取了明确的革命立场,他们反对本国的政府,反对任何虚假的民族主义或爱国主义的概念。他们认为,战败会削弱沙皇并加快革命到来,所以说沙皇的失败将是极好的。这是实际上发生的事件。1900-1903年的经济危机已经加剧了劳动群众的困苦状况,而战争加剧了这种痛苦。随着战争的继续, ==========第57页========== 俄罗斯军队一次接一次战败,人民更加仇恨对沙皇。于是1905年的伟大革命到来了。 这场历史性的运动始于1904年12月由布尔什维克领导的巴库石油工人大罢工罢工。这是整个俄罗斯罢工和革命浪潮的“信号”。1905年1月22日圣彼得堡一群手无寸铁的工人在示威游行时遭到屠杀,这引发了革命风暴。沙皇血腥镇压工人的企图,激起了群众更加激烈的反抗。整个1905年,工人进行激进的政治罢工,农民夺取地主的土地和粮食,甚至俄国海军波托金号战舰水兵也掀起了反抗浪潮。为了转移斗争,沙皇首先设立了“咨询”杜马,然后设立了“立法”杜马(杜马是俄罗斯议会)。布尔什维克抵制了杜马,而孟什维克决定参加。革命的高潮时期是1905年的10月至12月。在此期间,无产阶级在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工人代表苏维埃——这是由所有工厂的代表组成的。它们是革命力量的萌芽,是1917年社会主义革命后建立的苏维埃政权的模板。革命斗争从十月的全俄政治罢工一直持续到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去年12月,莫斯科和全国各地的其他城市和民族的革命都受到了残酷的镇压,之后革命浪潮开始消退。然而,革命还没有完全被击溃,工人和革命农民在斗争中缓慢撤退。1906年有超过一百万的工人参加了罢工,1907年有七十四万人参加罢工。1906年上半年,农民运动席卷了沙俄一半以上的地区1906年下半年则席卷了五分之一。革命的高潮已经过去了。1907年6月3日,沙皇发动政变,解散了他所设立的杜马,甚至撤回了他在革命期间被迫授予的有限权利。在沙皇总理斯托雷平之下的一段强烈镇压时期称为斯托雷平反动时期,并持续到1912年的下一次罢工浪潮和政治斗争。 ==========第58页========== 尽管1905年革命失败了,但却动摇了沙皇统治的基础。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为工人阶级和农民提供了丰富的政治教育。这个时期,布尔什维克在实践中证明了他们对无产阶级战略和策略的革命性观点是基本正确的。布尔什维克对革命的朋友和敌人以及斗争形式和组织形式的观点已经在这场革命的过程中得到牢固确立。 关于上述所有问题,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都有相反的观点。孟什维克的观点是当时在第二国际的许多政党中普遍存在的改良主义和合法主义的观点。这是基于这样一种观点,即俄国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必须由自由派资产阶级领导,因此无产阶级不应该采取任何措施来吓唬资产阶级并将其推入沙皇的怀抱。另一方面,布尔什维克的观点是革命的观点,即无产阶级不能依靠资产阶级来领导革命,而必须自己担任革命的领导。正是在这种革命的基础上,布尔什维克发展了他们对革命的其他重要战略和战术向题的观点。 因此,布尔什维克呼吁通过武装起义来扩大革命和推翻沙皇;孟什维克试图在和平框架內控制革命,并试图改革和改进沙皇制度。布尔什维克推动工人阶级的领导,工人与农民的坚固联盟以及对自由派资产阶级实行孤立。孟什维克接受了自由派资产阶级的联盟和领导,并且没有把农民看作是一个革命的阶级。布尔什维克准备参加以成功的人民起义为基础成立的临时革命政府,并呼吁抵制沙皇设立的杜马;孟什维克准备参加杜马,并提议使其成为该国“革命力量”的中心。 孟什维克的观点并不是改良主义趋势的一个孤立的例子。实际上,孟什维克的观点完全代表了当时第二国际主要领导人的观点。他们的立场基本上是当时第二国际领导人支持的。因此,列宁和布尔什维克不仅与孟什 ==========第59页========== 维克的改良主义作斗争,而且还要改变当时主导国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改良主义观点。然而,列宁的表述是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观点的延续和发展。这是在资本主义发展进入新阶段—帝国主义阶段所带来的新形势下运用的马克思主义革命手法的进一步发展。列宁在革命过程中的各种著作中提出了这些策略,特别是在他的著作《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一书中。这本书写于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分裂的大会之后的1905年7月,揭示了两个派别提出的战略和策略的本质区别 列宁在这部著作和其他著作中提出的基本战术原则是: )贯穿列宁所有著作的主要原则是无产阶级能够而且必须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者。为了做到这一点,有两个条件是必要的。首先,无产阶级必须有一个愿意彻底战胜沙皇并可能愿意接受无产阶级领导的盟友。列宁认为农民是如此的盟友。其次,有必要让为了争取成为革命的唯领导者而与无产阶级作战的阶级离开革命领导的地位并被孤立。列宁认为自由派资产阶级就是这样一个阶级。因此,列宁关于无产阶级领导的主要战术原则的实质上也是与农民结盟的政策和孤立自由资产阶级的政策。 2)关于斗争形式和组织形式,列宁认为,推翻沙皇制度和实现民主共和国的最有效手段是胜利的人民武装起义。为了做到这一点,列宁呼吁进行大规模的政治罢工并武装工人。他还呼吁无视当局和法律,以革命的方式实现工人阶级的8小时工作日和其他紧急要求。同样,他呼吁组建革命农民委员会,以革命的方式实现夺取土地等变革。这些无视当局的手段使沙皇的国家机器陷于瘫痪状态,并发挥了群众的首创精神。这导致在城镇建立革命的罢工委员会和农村的革命农民委员会,这些委员会后来在工人代表苏维埃和农民代表苏维埃发展起来。 ==========第60页========== 3)列宁进一步认为,革命不应该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和实现民主共和国之后停止。他提出,革命党的责任是尽一切可能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他因此给马克思不断革命的概念提供了具体的形式 这些战术原则成为下一时期布尔什维克实践的基础。它最终带来了无产阶级在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和第一个工人国家的建立。 59 ==========第61页========== 第十五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机会主义兴起与革命策略的 发展 帝国主义在世纪之交就带来了帝国主义列强夺取殖民地的战争。前章中提到的日俄战争就是一个例子。这场战争发生是因为俄罗斯和日本都希望控制中国东北和朝鲜。夺取或重新夺取殖民地的类似战争在世界各地开始爆发。因此,国际无产阶级运动在殖民主义和战争问题上采取正确的革命立场变得至关重要。这是在第二国际大会之前提出的。 然而,到那时,机会主义已经在第二国际的各方中广泛传播。事实上,帝国主义国家的许多领导人在许多关键的政治问题上已经开始考虑资产阶级的立场,这在1907年第二国际大会上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殖民主义和战争问题在大会上首先被提出。 关于殖民主义问题,大会的领导机构——委员会——通过了一项关于殖民政策的决议,并将其提交总机构批准。这一决议名义上批评资产阶级的殖民政策,却并不完全拒绝夺取殖民地的原则。它实际上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夺取殖民地可能符合“文明的利益”。这些所谓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这种公开的帝国主义立场遭到在总机构中的革命者的强烈反对,决议终于被否决,但只有小幅度的优势:127票对108票。 60 ==========第62页========== 在对战争问题的立场上,类似的机会主义在领导层体现出来。倍倍尔是一个著名的领导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亲密追随者和助手,他准备了这项决议。然而,该决议仍然模糊不清,没有任何成员在发生战争时应采用的的具体方向或行动方针。革命者—特别是德国的罗莎卢森堡和列宁再次强烈反对这一点。然后他们提出了一项修正案,为国际成员提供了一个明确防止战争的方向,争取在战争开始时迅速结束战争,并充分利用战争中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以喚起人民,引发革命。这是马克思已经明确规定的革命的无产阶级战争立场的延续。由于机会主义者不能公开反对这种观点,所以大会通过了这项决议。随着战争危险越来越大,1910年和1912年国际大会再次讨论并通过了有关战争的决议。他们决定所有议会的社会党人都应该投票反对战争贷款。他们还在决议中重申卢森堡和列宁在1907年提出的修正案的措词。 然而,机会主义对第二国际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以致通过这些决议的大多数领导人完全不打算坚持这些决定。当第一次世界大战在1914年7月至8月真正地爆发时,就出现了这种情况。德国社会民主党,第二国际无可争议的领袖,领导了第二国际。工会官僚们不是试图唤醒工人反对战争和革命,而是立即与雇主签订了一项不罢工协议。在议会就战争贷款投票之前召开的党团会议上,大多数人投票支持这场战争。只有少数由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领导的革命家反对。考茨基当时是第二国际的主要思想领袖,投票弃权。因此,德国社会民主党在1914年8月4日摒弃了以往的所有大会决议,并一致投票支持帝国主义战争。对于革命的无产阶级来说,第二国际从那时起就不复存在了。法国,英国,比利时和其他 ==========第63页========== 国家的大多数社会党人立即跟随德国党。第二国际分裂成各自相互斗争的社会沙文主义政党。 布尔什维克几乎是唯一支持反战决议的党派。在第二次国际领导人完全陷入机会主义的情况下,只有列宁和布尔什维克维护和执行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战争的正确立场。列宁立即写下了表达这种正确观点的著作。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呼吁“把帝国主义战争变成国内战争”,并建立一个新的第三国际来代替第二国际。列宁通过联合所有左派反战力量开始了建立第三国际的进程。尽管这些力量从1915年开始召开会议,但仍有许多混乱保留着。列宁不得不承担清除这种混乱的任务,并在这些要素中确立对战争的符合社会主义原则的正确革命立场,以及在国际上和在俄罗斯的革命社会民主主义者的任务。列宁通过他在俄罗斯和国际范围内传播的各种著作来做到这一点。 以下是列宁概述的原则和任务: 首先,社会主义者不是反对一切战争的和平主义者。社会主义者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消除一切剥削将消除发生战争的可能性。然而,在争取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斗争中,始终存在着发起必要的战争和具有革命意义的战争的可能性。 其次,对于社会主义者来说,决定对一场的战争的态度的主要根据是:正在进行的是什么战争,以及什么阶级发动和指挥了这个战争。列宁指出,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支持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和反动国王的战争。因为这些战争的目的是废除封建主义,建立或加强资本主义,所以它们是进步的或者是正义的战争。列宁指出,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社会主义者会支持所有这些在世界社会主义革命之前进行 ==========第64页========== 的战争。根据这种认识,列宁列举了可能被称为正义战争或进步战争的例子:1)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对其帝国主义剥削者进行的民族战争2)无产阶级和其他被压迫的阶级发动的反对他们的封建统治阶级或资本主义统治阶级的国内战争3)为维护社会主义祖国而进行的社会主义战争。 第三,列宁指出,根据上述观点,第一次世界大战没有任何正义性或进步性。他将帝国主义战争比作拥有100名奴隶的奴隶主和拥有200名奴隶的奴隶主争取更加“公正”地重新分配奴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目的是重新分配殖民地奴隶。因此,不可能有任何进步性的或防御性的或正义的战争。这是一场非正义的反动战争。唯一的立场是应当把帝国主义战争变为国内战争。因此,这场战争的唯一用处就是利用这场战争进行革命。为了做到这一点,列宁指出,在战争中让自己的国家战败是有利的。战败会削弱统治阶级,促进革命的胜利。因此,任何社会主义革命者都必须为战争中使自己的政府落败而努力 最后,列宁指出,社会主义者有义务参与和平运动。不仅如此,在参加和平运动时,他们有责任指出,没有革命运动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持久和平。实际上,任何一个想要实现正义、民主的和平的人都必须站出来支持反对政府和资产阶级的国内战争。 虽然这些原则和策略是在第二国际的各党之间传播的,但唯一实践它们的是布尔什维克。正是这种战争方式帮助他们利用了战争造成的革命危机局面,并在三年内实现了1917年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第65页========== 第十 列宁对资本主义最高阶段帝国主义的分析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运作规律的分析是基于自由竞争阶段的资本主义,当时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资本主义生产者互相竞争。他在某种程度上分析了资本集中的过程。然而,他没有活到足以看到资本主义新阶段-帝国主义阶段的诞生。帝国主义阶段出现于20世纪初,列宁对这一阶段进行了分析。在1897-1898年,列宁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做了初步分析,但并未对帝国主义这一主题进行充分分析。但是,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即帝国主义引起的战争的开始,列宁认为有必要对帝国主义进行充分的分析,以了解战争的经济基础和对无产阶级的政治后果。 1915年,机会主义者和修正主义领导人—第二国际的卡尔考茨基写了一本关于帝国主义的书,他认为世界经济体系正在走向“超帝国主义”,未来国际社会将是稳定的,没有战争的危险。这种论调的出现使得对于帝国主义的分析工作变得更加紧迫。他的论点与今天分析全球化的些人相似,他们认为,由于跨国集团和公司的成长,以及它们的资本向所有国家的扩散,这些跨国公司将反对战争,因此不存在爆发世界大战的危险。这一理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提出,对帝国主义做出了错误的判断。由于这样一个错误的理论是由考茨基提出的,他当时被公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家,因此绝对有必要反对这一理论并提出正确的理解。必须清除第二国际主义者并对国际工人阶级运动进行正确的分析,提出正确的策略。为了做到这一点,列宁在1916年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创作出 64 ==========第66页========== 了著作《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除了这一主要著作外,他还写了许多其他的文章,把基本的经济分析与无产阶级的策略联系起来。 首先,列宁试图澄清考茨基和其他机会主义者对“帝国主义是什么?”的困惑。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他指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它的具体特点有三方面:帝国主义是(1)垄断资本主义; (2)寄生或腐朽的资本主义;(3)垂死的资本主义或临终的资本主义。垄断取代自由竞争是帝国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帝国主义的本质。 垄断资本主义其表现形式有五种:(1)垄断组织、集团、国际垄断联盟生产的集中程度达到了一个新的程度,以致于形成了一个这些资本家联合起来镇压其他竞争对手的资本家的垄断协会。他们确定价格,分配自己的生产,并作出其他安排和协议,以防止其他人进入和成功进入市场。他们在经济生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大银行的垄断地位和垄断产业资本与银行资本合作创造金融资本。-在列宁时期,这已经达到了三、四、五家大型银行操纵主要工业化国家整个经济生活的程度。(3)特别重要的资本输出这一特点不同于非垄断资本主义下的商品出口,它与世界的经济和政治分治密切相关。(4)国际垄断联盟对世界经济的分割-在列宁时代,已经有百多个这样的国际垄断组织,它们控制着整个世界市场,并以“友好”的方式将其分割开来。当然,这种“友好″只是暂时的,并且会持续到战争发生,以重新划分市场。(5)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殖民地)的领土(政治)划分-世界上所有落后国家的殖民化进程,基本上是在帝国主义开始时完成的。任何进一步的殖民地都只能通过重新划分世界,通过战争才能得到。 ==========第67页========== 列宁根据上述特点,对帝国主义作出如下定义:“帝国主义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突出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瓜分世界、一些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世纪俄全部领土瓜分完毕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首先表现在腐朽的倾向上,这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制度下每一种垄断的特征。与自由竞争条件下的快速扩张相比,垄断下的整体生产有下降的趋势。技术进步受到阻碍,新发明和专利被故意压制。第二,资本主义的衰败表现在创造了一个庞大的阶层,即资本家,他们生活在没有工作的情景下,仅仅根据他们的投资所赚取的利息或红利而生活。第三,资本的输出是高寄生性的,因为它意味着对落后国家廉价劳动力的公开剥削。第四,金融资本追求的是统治,而不是自由。政治反动始终是帝国主义的一个特征。腐败、大规模贿赂和各种欺诈行为屡不鲜。第五,对被压迫民族的剥削,特别是少数“大国”对殖民地的剥削,日益将帝国主义世界变成落后国家中数亿人身上的寄生虫。它达到了这样的阶段:在帝国主义国家中,一个享有特权的无产阶级上层阶层也部分地以牺牲殖民地数亿人的利益为代价生活。 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因为它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资本主义。从资本主义发展而来的垄断已经在消亡,资本主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帝国主义对劳动惊人的社会化也产生了同样的结果。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性质与所有制的私有制之间的基本矛盾,在帝国主义的作用下才进一步加剧。因此列宁这样说:“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66 ==========第68页========== 第十七章伟大的十月革命 如之前的第14章所述,1905年革命失败后的时期是沙皇总理斯托雷平领导下的极端镇压和反动时期。工人阶级成为攻击的主要目标:工资减少了10%至15%,工作日增加到10至12小时。工人活动家被列入黑名单,无法找到工作。引入了对工人的罚款制度。任何组织起来的企图都遭到了沙皇特工组织的警察的野蛮攻击。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知识分子和小资产阶级分子开始撤退,有些人甚至加入了敌人阵营。 为了应对这种新形势,布尔什维克从进攻策略(如1905年革命期间使用的总罢工和武装起义)转变为防御策略。防御策略意味着聚集力量的策略,使干部转入地下,在地下进行党的工作的策略,把秘密工作同合法工人组织的工作结合起来的策略。 幸存的合法组织是党的地下组织的掩体,也是党与群众保持联系的手段。为了保持与群众的联系,布尔什维克利用工会和其他合法存在的群众组织,如贫病救济会,工人合作社,俱乐部,文化团体甚至议会。布尔什维克利用国家杜马的平台揭露沙皇政府的政策,揭露自由主义政党,并争取农民对无产阶级的支持。保护非法党组织使党能够追求正确的路线,聚集力量,为新的革命浪潮做准备。 在实施这些战术时,布尔什维克不得不同运动中的两个倾向——取消派和召回派进行斗争。取消派是孟什维克,他们希望在政府同意的情况下关闭非法政党组织并建立合法的“劳工”政党。来自布尔什维克的召回派 ==========第69页========== 想要召回杜马的所有布尔什维克成员,并退出工会和所有其他合法形式的组织。他们只想要非法的组织形式。两条策略都阻止党聚集力量推动新的革命进程。布尔什维克拒绝这两种倾向,采用了将合法和非法方法结合起来的正确策略,在许多工人组织中发展起来,还赢得了许多孟什维克工人组织的支持。这加强了党,并为从1912年开始的第二次革命高潮做好了准备。 布尔什维克于1912年1月举行了一次单独的党派会议,并将自己组成一个单独的政党—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在这次会议上,他们预测了革命运动的兴起,这是从1911年罢工人数的增加中得来的。在这次会议和后来的中央委员会会议上,根据新情况确定了新的策略。这涉及扩大和加强工人的斗争。 当时策略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日报《真理报》的创办,它有助于加强布尔什维克组织并在群众中施加其影响力。早些时候,布尔什维克有一份周报,专门针对先进工人。然而,《真理报》是一份日常的大众政治报纸,旨在向最广泛的工人群体伸出援助之手。它始于1912年5月5日,历时两年半。在此期间,它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政府审査带来的巨额罚款。它被禁止了8次,但每次都会在稍微改名后再次出现。它的平均发行量为40,000份。《真理报》得到了大量先进工作者的支持—5600个工人团体为布尔什维克媒体汇集资料。通过《真理报》,布尔什维克不仅对工人产生影响,而且对农民产生影响。事实上,在革命运动兴起期间(1912年—1914年),《真理报》为一个群众性的布尔什维克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如斯大林所说,“1912年的《真理报》为布尔什维主义1917年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随着1914年战争的爆发,革命形势进一步成熟。布尔什维克在工人 ==========第70页========== 中广泛地宣传反对战争和推翻沙皇。布尔什维克在陆军和海军中,在前线和后方部队中建立了支部,散发了反战传单。党在前线进行了鼓动,号召交战国军队的士兵联欢,在1915年和1916年,越来越多的部队拒绝发动攻势。资产阶级和地主正在战争中赚钱,但工人和农民正在遭受越来越多的困难。数百万人直接被打死或死于由于战争条件造成的流行病。1917年1月和2月,情况变得特别严重。对沙皇政府的仇恨和愤怒蔓延 即使是俄帝国主义的资产阶级也对沙皇保持警惕,沙皇的顾问正在与德国单独媾和。在英国和法国政府的支持下,俄国资产阶级计划通过宫廷政变取代沙皇。然而,人民首先采取行动。 从1917年1月开始,在莫斯科,彼得格勒,巴库和其他工业中心开始了强大的革命运动。布尔什维克组织大型街头示威活动,支持总罢工。随着罢工运动获得动力,2月23日(3月8日)国际妇女节这天,女工们响应布尔什维克彼得格勒委员会的号召,上街游行示威,反对饥饿,反对战争,反对沙皇制度。工人们通过罢工支持劳动妇女,到3月11日,罢工和示威活动转化为武装起义。中央委员会于3月11日发出呼吁,要求继续武裝起义推翻沙皇并建立临时革命政府。3月12日,60000名土兵站到革命的一边,与警察作战并帮助工人推翻沙皇。随着消息的传播,各地的工人和士兵开始罢免沙皇官员。二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获胜。(它被称为二月革命,因为当时的俄罗斯历法比世界其他地区的历法晚13天,根据俄罗斯历法,革命胜利的日期是2月27日)。 在布尔什维克的倡议下,当沙皇被推翻后,就会出现工兵代表苏维埃。然而,虽然布尔什维克直接领导群众在街头的斗争,但妥协的政党,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一个小资产阶级政党,是早期民粹派的延续) 69 ==========第71页========== 正在夺取苏维埃的席位,并在那里获得多数。因此,他们领导了彼得格勒、莫斯科和其他-一些城市的苏维埃。与些同时,杜马的自由派资产阶级成员与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达成了幕后协议,并组建了一个临时政府。其结果是形成了两个代表两个专政政权的机构:以临时政府为代表的资产阶级专政,以及由工兵代表苏维埃代表的无产阶级和农民专政。列宁称之为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在资产阶级革命刚刚胜利时,列宁仍在瑞上,他立即写下了著名的《远方来信》,在那里他分析了这种双重权力。他展示了苏维埃是如何成为工人政府的萌芽,苏维埃必须继续前进,并在革命的第二阶段—社会主义革命中取得胜利。他们在这方面的盟友将是广泛的半无产阶级和小农群众以及所有国家的无产阶级。 1917年4月16日,列宁在长期流亡后抵达彼得格勒,第二天在布尔什维克会议前他提出了著名的《四月提纲》。他呼吁反对临时政府,让布尔什维克争取在苏维埃占到多数,并将政权移交绐苏维埃。他介绍了确保和平,土地和面包的方案。最后,他呼吁召开一个新的党代表大会,确定新的党名“共产党,以及建立一个新的国际,第三国际。孟什维克立即攻击列宁的提纲,并发出警告“革命处于危险之中"。然而,在三周之内,布尔什维克党第一次公开举行的全俄会议(第七次会议)批准了列宁基于相同提纲的报告。它的口号是“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它还批准了斯大林提出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决议,宣布各民族有权自决,包括分离权。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布尔什维克根据会议路线积极努力,使工人,士兵和农民群众确信他们的立场是正确的。在十年没有召开党代表大会后,第六次党代表会议于1917年8月举行。由于临时政府可能攻击,大会必须在彼得格勒秘密进行,列宁没有岀席。斯大林提岀了主要的政治报 ==========第72页========== 告,呼吁为武装起义做准备。大会还通过了新的党章,规定所有党组织都应建立在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之上。它还承认由托洛茨基领导的小组加入党内。 大会结束后不久,俄罗斯陆军总司令科尔尼洛夫将军组织了一场军队叛乱,以镇压布尔什维克和苏维埃。然而,许多个师的士兵被布尔什维克说服了,没有服从命令,叛乱失败了。在这次叛乱失败后,群众意识到布尔什维克和苏维埃是实现和平,土地和面包的唯一保障,而这是他们的迫切要求。苏维埃快速地布尔什维克化,革命的高潮正在到来,党开始为武装起义作准备。 在此期间,出于安全原因,列宁被迫留在芬兰,远离主战场。在此期间,他完成了他的著作《国家与革命》,该书捍卫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问题的教导。虽然列宁的著作是特别用于揭露考茨基这样的机主义者对这个问题的歪曲的,但它在国际上仍具有巨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这是因为,正如列宁当时所看到的那样,俄罗斯二月资产阶级革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的社会主义无产阶级革命链中的一个环节。无产阶级革命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不再仅仅只是一个理论问题。由于战争造成的革命形势,现在这是一个具有直接实际意义的问题,国际无产阶级运动和群众必须接受教育,以正确理解这一点。 1917年10月20日,随着革命高潮到来,列宁再次登陆彼得格勒。在他抵达后的三天内,一场历史性的中央委员会会议决定在几天内发动武装起义。会议立即派代表前往全国各地,特别是军队。在意识到起义计划后,临时政府于1917年11月6日,第二届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举行前夕,开始对布尔什维克进行攻击。赤卫队和加入革命的军队进行了反击, ==========第73页========== 到1917年11月7日,政权已经落入了苏维埃的手中。 第二天,苏维埃代表大会立即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它组成了第一个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第一任主席。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然而,工人为了巩固权力还要进行一场漫长的战斗。首先,与德国的战争必须结束。这最终是在1918年2月签署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条约时完成的。但这也没有带来持久的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胜利的英、法、日、美帝国主义势力开始直接和间接干预俄国,并帮助俄罗斯旧统治阶级对苏维埃国家发起內战。这场內战一直持续到1920年底。苏维埃国家取得了胜利,但在战争结束时,经济陷入了崩溃。 ==========第74页========== 第十八章第三国际的成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整个世界经历了革命高潮的洗礼。其中,十月革命的影响尤其深远,它在许多国家——甚至在那些几乎不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国家——产生了影响。欧洲,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彼时正处在最深刻的革命“危机″中。这场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战争,导致了包括沙俄、德国、哈布斯堡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在内的四大帝国的瓦解。在这些国家的统治结构摇摇欲坠的同时,人民的心理也趋向反抗现存秩序 甚至在战争结束前,人民的斗争就已经开始了:1918年一月,饱受压迫的群众掀起了席卷中欧的政治性罢工和反战示威的浪潮。在这之后各国的武装力量也发起了反叛统治阶级的运动。与此同时出现的民族主义的浪潮,在旧帝国的废墟上形成了许多新的国家。 在德国和匈牙利,发生了矛头直指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革命。1918年十一月,德国水兵发动兵变,反抗的烽火迅速传遍了整个德国,这导致了德意志帝国的瓦解。在德国社会民主党的领导下,实行议会民主制的魏玛共和国建立了。在柏林和其他城市,苏维埃政权也迅速地建立了起来。但好景不长,1919年一月,在与反动的军警(自由军团)们巷战了两个星期以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被摧毁了。而这些反动的军事力量,正是由社会民主党政府纠集起来的。1919年四月,革命力量在巴伐利亚地区(德国的一个省)建立了一个苏维埃共和国,但它也很快地被摧毁了。 73 ==========第75页========== 在匈牙利,共产党人与社会民主党结成同盟,取得了这个同盟的领导权。1919年三月,他们掌握了政权。然而,迫于同盟国政府的军事压力,他们在短短的五个月内就倒台了。在这之后,工人阶级的斗争仍然持续了四年,但这些革命斗争最终都归于失败 尽管如此,革命的大潮和十月革命的成功,促进了许多国家共产党的建立,进而形成了各国共产党的联合,这就为第三国际的建立提供了现实的基础。正如我们在前文指出的,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早在1914年就号召各国共产党建立第三国际,现在,他们获得了真正建立它的主动权。 1919年一月,由于建立第三国际已经十分紧要,列宁给欧洲和美国的工人写了一封公开信。不久以后,布尔什维克党发出了各国共产党参加国际代表大会的邀请函。1919年三月,第一届国际共产党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大会决定建立共产国际,并设立了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 第一次国际代表大会举行一个月后,列宁阐述了第三国际的历史意义:“第一国际为国际无产阶级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奠定了基础。第二国际是为这个运动在许多国家广泛的大规模的开展准备基础的时代。第三国际接受了第二国际的工作成果,清除了它的机会主义的、社会沙文主义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脏东西,并已开始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因此,他指出了第三国际最突出、最有意义的方面,那就是它代表着业已成功掌握政权而且正在着手建设社会主义的无产阶级 经过紧张周密的准备,于1920年七月举行的第二届国际代表大会取得了重大成功,有41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与这次大会的内容相关联,列宁再一次作出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贡献。他把他的观点 ==========第76页========== 编成一本关于共产党战略与策略的小册子,并把它分发给代表们。它就是名著《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这部著作集中地批判和丝正了流行于许多国家共产党内的“激进派”错误。列宁还准备了《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这份文件,在从理论上分析殖民地问题的同时,它还研究了如何领导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问题,提出要联合殖民地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可以说,这部著作奠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在这方面的基础。此外,列宁概要地阐述了共产国际的基本任务,发表了《土地问题提纲》。大会还通过了关于共产党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作用、工会运动与共产党的关系,以及共产党和议会的关系的决议,宣布了共产国际的章程和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在共产国际的章程中,它明确宣布,它“将立即与第二国际的传统彻底决裂,因为对于第二国际而言,只有白种人才存在 除了在理论方面作出诸多建树以外,共产国际——通过它的执行委员会—亦在指导、援助各国共产党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直到1923年,共产国际都在试图最大限度地利用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环境,以期在实际斗争方面作出贡献。遗憾的是,主要由于社会党国际的可耻背叛,还有相关各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与组织机构方面的缺陷,社会革命在这些资本主义国家中都没能取得成功 尽管如此,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共产党如雨后春笋般岀现和成长的情况下,共产国际在建立、发展和指导这些新成立的共产党方面仍然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20年代,随着这些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迅速发展,共产国际试图进一步地引导和训练共产党,并为各国的民族民主运动提供 ==========第77页========== 指导。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在不发达国家的人民中间建立“根据地这还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76 ==========第78页========== 第十九章民族与殖民地问题 早期民族主义运动兴起于西欧,主要是资产阶级在他们的反封建斗争中领导的。运动的主要目的是把众多封建主统治下的土地联合成领土广阔的统一国家,这对资产阶级获得统一的广阔市场,摆脱形形色色的封建主的骚扰和支配是很有必要的,因此资产阶级的反封建革命往往和建立统-国家的民族主义运动结合起来。所以这时的民族主义运动通常不是反对外族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在整个西欧,唯一的民族独立运动是爱尔兰争取民族自由反对不列颠统治的斗争。 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在民族解放运动尚未成为民族主义运动主流的年代,因此他们并未把太多注意力放在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理论上。但是马克思在爱尔兰问题上已经确定了基本立场:号召英国无产阶级支持爱尔兰人民的民族斗争,反对民族压迫。 随着资本主义的扩张以及奥匈帝国和俄罗斯的衰弱,下一阶段的民族主义运动在东欧爆发。民族主义运动和民族主义团体在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全东欧蓬勃发展起来,国际工人运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很有必要正确理解民族问题并对民族问题持有正确的立场。在这个时期,斯大林在1913年第一次用马克思主义系统论述了民族问题。斯大林本人是格鲁吉亚人,是民族主义运动蓬勃发展的俄罗斯里被压迫民族的一员。在格鲁吉亚,用 ==========第79页========== 马克思主乂正确理解民族问题并采取正确的政治立场格外重要,这就是斯大林在其开创性的作品《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中试图做的工作。 在他的著作中,斯大林这样定义民族:“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共同体。"[1]斯大林拒斥仅仅建立在宗教和文化上的民族概念,比如犹太民族,他坚持只有有上述所有特征的共同体才能称为民族。斯大林认为所有民族都应该有自决权,但这项权利不像当时其他党派所认为的那样仅仅限于自治权或者组建联邦,自决权必须包括分离权,即脱离出来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存在的权利。但斯大林也指出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如何行使这种权利——革命者有义务尽力去影响关于自决权的民族决定,革命党任何关于民族自治,组建联邦,民族分离或其他仼何议题的决定,都必须符合劳苦大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斯大林的论述澄清了许多问题,但仍不完善,因为他没有把民族问题和帝国主义与殖民地问题联系起来,这是列宁在1916年对帝国主义的分析之后才做的。基于对帝国主义的分析,列宁把民族自决权问题和殖民地国家进行的民族解放斗争联系起来,这样列宁的理论就囊括了大多数世界人民。民族问题不再是少数几个境內存在着被压迫民族的国家的内政问题;民族问题变成了一个世界问题,一个所有独立国家和被帝国主义压迫的殖民地中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问题。 因此列宁在1916年发表的《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自决权(提纲)》中把全世界的所有国家都纳入了分析。他把全世界国家分为三种主要类 ==========第80页========== 第一,西欧的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和美国。这些国家的统治民族是压迫着本土和殖民地其他民族的压迫民族。这些统治民族的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民族压迫,支持被帝国主义统治阶级压迫的民族的民族斗争。 第二,东欧特别是俄国。这些国家无产阶级的任务是支持各民族的民族自决权。在这些国家特别困难而又特别重要的任务是把压迫民族的工人和被压迫民族的工人的阶级斗争汇合起来 第三,中国、波斯、土耳其等半殖民地国家和所有殖民地。这些地方的人口共达10亿。关于这些殖民地国家,列宁坚持社会主义者不但应当要求无条件、无代价地立即解放殖民地,还应当最坚决地支持这些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的民族解放运动中最革命的分子,帮助他们的起义和反对压迫它们的帝国主义列强。 这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第一次对民族与殖民地问题有了如此清晰的立场。争论和困惑自然也是有的。一种争论认为支持自决权和民族解放运动意味着违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社会主义的目标应该是所有民族的融合。列宁赞同社会主义的目标是融合所有民族,消灭人类分为许多小国的现象,消灭一切民族隔绝状态,不只是要使各民族接近,而且要使各民族融合,但是强迫是达不到目标的。人类只有经过被压迫民族完全解放的过渡时期,即他们有分离自由的过渡时期,才能导致各民族的必然融合。列宁在1917年修改党章时说:“我们希望的是自由的联合,因此我们必须承认分离的自由,没有分离的自由就无所谓自由的联合。”[2]这就是无产阶级解决民族问题的民主方式,和资产阶级民族压迫和吞并的政策是根本对立的。 [们斯大林,《民族问题和列宁主义》,1929 79 ==========第81页========== [2]列宁,《论修改党章》,1917 ==========第82页========== 第二十章 九一七年革命前斯大林早期的活动 及其革命贡献 在十月革命后的最初几年里,列宁直接领导了苏俄党和国家的一切事务。但是好景不长,在1918年8月,社会革命党的一名女党员暗杀他。这次暗杀在他的体内留下了两颗子弹,列宁的身体健康也因此遭到重创。但是,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列宁仍然近乎严苛地工作着,甚至每天只有三到四个小时的睡眠。这种过度劳累很快就对他的健康——尤其是他的大脑——产生了严重的影响。1921年底,列宁患上了严重的头痛和眩晕症(一种引起头晕的疾病),严重地影响了他的工作。1922年5月,他更是患上了麻痹性中风,对他的右手、腿部以及他的语言能力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从那时起直到他去世,尽管列宁为了恢复自己的身体状态做出了许多努力,但这些努力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就在列宁中风之前的1922年4月,中央委员会选举了斯大林为党的新一任总书记。就这样,斯大林在列宁的生病期间接管了党的领导权,直到1953年去世。 斯大林(意为钢铁之人),是约瑟夫·维萨里诺维奇·朱加什维利( Joseph vissarionovich Dzhugashvili)最受人们欢迎的化名。朱加什维利于1879年12月21日在戈里地区出生(Gori,一个格鲁吉亚小镇)。他出生在一个穷苦人家,父母是农奴后代,目不识丁。1875年,斯大林的父亲逃离了罪恶的农奴制,但随后又落到了地主的手里。几年 ==========第83页========== 后,斯大林的父亲从位于高加索首府第比利斯( Tiflis,俄罗斯帝国的落后地区,是格鲁吉亚族和其他几个被压迫民族的家园)附近的村庄搬了出来,在戈里地区——此地有一个镇那么大—开了一家小鞋店。然而,他并没有挣到多少钱。为了养家糊口,他离开了戈里的妻子和孩子,去了第比利斯,在那里的一家鞋厂工作。1890年,他在那里去世。 斯大林的父亲对家庭贡献不大,因此斯大林的母亲埃卡特琳娜承担起了抚养他长大成人的艰巨任务。她作为洗衣妇工作了很长时间,用自己的收入来支付家庭生活的所有开销。在斯大林出生之前,她已经生下了三个孩子,但这些孩子在出生后不久就去世了。斯大林是她唯一幸存的儿子因此她尽自己的一切努力,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尽管家里很穷,但她并没有像其他父母一样送儿子去打工以挣钱糊口:在斯大林9岁时,她就把他送到了当地的教会学校;她自己也因此付出了很多努力,在晚年学会了阅读和写作。因此,叶卡捷琳娜是一个杰出的例子——这个例子完美地体现了劳动群众的勇气和决心。 斯大林从小就生活在贫困的环境里。他的房子由两个同时作为商店作坊和住所的狭小房间组成。尽管斯大林很强壮,但他在六七岁时患上的天花,使他的脸上留下了终生的痘痕;他还患过血液感染,———只脚踏入了鬼门关——这导致他的左臂永久残废。 在戈里学校的五年里,斯大林以他杰出的智慧和非凡的记忆力而显得与众不同。也正是在这里,斯大林第一次接触到了理性主义思想,他也因此开始反对宗教。他开始写诗——这些诗受到了格鲁吉亚传统文学和诗歌的影响,有着强烈的民族主义倾向。正是在这段时间里,斯大林的心中开始萌生反抗社会不公和统治者压迫人民的强烈情感 82 ==========第84页========== 由于家境贫困,斯大林无法接受高等教育。然而,他被学校校长和当地牧师推荐为“最佳学生”。因此,他从1894年10月开始在高加索地区最顶尖的高等学府——第比利斯神学院(一所培训学生成为基督教牧师的学院)继续学习。斯大林在第比利斯神学院学习的五年是他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关键时期。 在斯大林的青年时代,格鲁吉亚一直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农民的反叛情绪是动乱的原因之一。这是因为,虽然俄国在法律上已经废除了农奴制,但实际废除农奴制的工作还是被一推再推。另一个根源是来自于俄国先进阶级的源源不断的革命思想——沙皇政府有很长一段时间将为数众多的沙皇制度反叛者和资产阶级革命者驱逐到高加索地区。这些被驱逐的人甚至包括了信奉马克思主义的工人革命者,如苏联未来的主席加里宁,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者、斯大林后来的的公公阿利耶夫。 第比利斯神学院就是这样一个革命中心。它是当地进步知识分子的主要产生地,也是主要反对沙皇的思想中心。1893年,就在斯大林加入神学院的前一年,87名学生因为参加一场罢工而被开除。罢工的主要领导人有的后来成为了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和革命家。其中的一位领导人,科茨霍夫里( Ketskhoveli〕,也来自斯大林曾就读的戈里学校。他比斯大林大 三岁,而且很快成为了斯大林的第一个政治导师。 来到第比利斯神学院的第一年,斯大林就沉浸在阋读各种激进文学作品之中。但他必须秘密地读这些书,因为大多数不属于宗教题材和具有政冾性质的书籍在神茡院是被严格禁阅的。但这个规定并不能打消斯大林对于进步思想的好奇和热情。在格鲁吉亚的一个主流杂志上,他第-次以另^个名字发表了他那相当激进且带有政治色彩的诗歌。此时,也正是15 83 ==========第85页========== 岁的斯大林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秘密研究圈子的时候。不久,神学院当局开始注意到斯大林的行为,他甚至因阅读禁书被关禁闭。大约就在这个时候,他加入了神学院內部的秘密辩论圈子。这令斯大林更加活跃,使他更经常地与神学院当局发生冲突。 1898年8月,18岁的斯大林加入了格鲁吉亚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团体 Messame Dassy(意为第三小组, the third group),这个团体的领导人后来成为著名的孟什维克。斯大林后来说:“由于我的社会阶级地位,我成为了一名马克思主义者(我的父亲是一家鞋厂的工人,我的母亲也是 一个职业女性),也因为在神学院里,我个人的不妥协和耶稣会的纪律让我变得对旧社会的一切如此无情。我生活的环境使我的内心充满了对沙皇压迫的仇恨。”在神学院外面,在第比利斯市,工人们在这段时间里都在到处奔走,宣传反抗沙皇制度。这些年来,高加索地区发生了第一波袭击。斯大林一加入第三小组就被派去管理几个工人的学习圈子。在短暂的空闲时间里,他在工人的住处举行秘密会议。与此同时,神学院当局正在寻找机会找斯大林的麻烦。最终,他在1899年5月被学校开除,原因是他没有来参加考试 然而,斯大林的革命活动并没有因为被逐出神学院而有多大变化。在戈里与母亲小住后,他回到了第比利斯,继续组织教育工人,整天与工人们呆在一起。1899年12月,他在第比利斯地球物理天文台当职员。这份工作虽然报酬很低,但工作时间却很短,而且为瞒过沙皇秘密警察提供了理想的掩护,这有利于斯大林进一步开展活动。 在这份工作的掩护下,斯大林继续展开他的活动。第二年,也就是1900年,他组织了在高加索地区举行的第一个五一庆典,并在会上发表 84 ==========第86页========== 了讲话。由于沙皇警察的干预,这次规模达到500人的集会不得不在第比利斯山上而不是在城市里举行。这是一次鼓舞人心的会议,它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促进了工厂和铁路工人的罢工。斯大林正是这些罢工的主要组织者之一。第二年,他们决定在第比利斯市中心公开举行五一游行,但不幸的是,组织游行的主要领导人在1901年3月就被逮捕了。斯大林的房间也遭到搜査,但他设法逃了出来。从那一天起直到1917年革命成功,斯大林一直过着职业地下革命家的生活。他的第一项任务是接管工人组织的领导层,尽管该组织失去了主要领导人,他仍继续组织五一示威活动,并且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尽管遭到警察的逮捕和暴力袭击,工人们仍然成功地举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2000人示威。 斯大林加入社会主义组织的最初几年,俄国理论界爆发了关于经济唯物主义及相关问题的大辩论。在格鲁吉亚的社会主义组织内部,斯大林总是反对机会主义的立场,站在左翼一边。当《火星报》成立的时候,斯大林的组织第一个热情地支持了它,并在第比利斯宣传它的组织。1901年9月,他们用格鲁吉亚语创办了一家名为 Braze/a(意为“斗争”)的非法报纸。斯大林是该报主要的作家之一,他写了很多文章,基本上都是在维护《火星报》的路线。其中尤其重要的是1901年12月发表的一篇详细的文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及其当前任务》。 1901年11月,斯大林被选为第比利斯社会民主党委员会成员这个委员会是当时整个高加索地区社会民主党有效的领导机构。随后,他被派往巴统镇,这个小镇有2.5万人口,是石油工业的新中心,通过输油管道与更大、更古老的石油小镇巴库相连。在新年晚会的掩护下,斯大林很快就在那里成立了一个镇委员会,还在他住的那个房间里设立了一个秘 85 ==========第87页========== 密印刷社。许多传单散发出去,这在工人们的斗争中起到了巨大作用。在其中的一次反抗中,警察甚至开枪打死了15名工人。所有这些活动都是在当地社会主义者的反对下完成的—当然,这些人后来成为了孟什维克分子。在巴统工作仅仅四个半月后,斯大林于1902年4月在一个巴统委员会的秘密会议上被捕。然而,他们的秘密印刷社仍未被发现。正是在巴统的那段日子里,斯大林取了许多的化名;但在高加索地区工作的许多年里,他一直以斯大林这个名字而闻名。他有时也被称为柯巴(Koba)这在土耳其语中意为“不屈不挠的”或“不可征服的”。这是斯大林青年时代最喜欢的作家的诗歌中的一位人民英雄的名字 在一年半的时间里,斯大林辗转了许多监狱。在监狱里,他严格遵守纪律,早起,努力工作,广泛阋读,是监狱里的主要辩手之一。他也是位耐心、敏感而且乐于助人的同志。1903年3月服刑期满后,他仍被流放到东西伯利亚。在狱中,他被选为新成立的全高加索社会民主主义团体联合会的执行委员。这表明斯大林在高加索组织中的重要性——因为很少有被监禁的同志被选举为委员会成员。此时,日俄战争也愈演愈烈。斯大林和他的同志们利用这种混乱,几乎是一到西伯利亚就逃跑了。1904年1月底,他又回到了第比利斯。 斯大林一回来,就被要求在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分裂的问题上采取立场。高加索地区的大多数社会主义者都是孟什维克党人,甚至许多布什维克党员也愿意与他们妥协。尽管大多数人支持孟什维克,斯大林很快就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站到了一起。他开始在格鲁吉亚党报上撰文,大力支持布尔什维克的路线。在他的第一篇相关文章中,他写道,共产党是“激进的领导团体”,“必须是一个统一的中央组织”。他坚定的政治立 86 ==========第88页========== 场使他得到了列宁的注意,后者在国外了解了斯大林的文章。与此同时,在与孟什维克的意识形态斗争中,斯大林也深入地参与了由1905年革命在全国范围内引起的革命斗争。在这些斗争中,斯大林的活动中心是高加索地区。 除了参与组织工人罢工,斯大林立即开始实施布尔什维克的号召,积极准备武装起义。他成为了高加索地区军事组织的主要组织者、智囊和领导者。还设立了一个秘密的炸药实验室。在斗争中,他们建立了若干战斗小队,参加了多次起义,攻击统治阶级的打手组织,并与农民游击队保持联系。在革命后期,当党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时,一些最好的战斗小组就被大胆地用来开展秘密的金融行动。斯大林在建立和领导这个党的秘密技术部门中发挥了主要作用。在这段时间里,他还写文章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起义方法。 1905年12月,斯大林第一次参加了全俄布尔什维克会议。在这次议上,布尔什维克决定与孟什维克建立统一战线。正是在这里,他第一次见到了列宁。他还参加了1906年4月的团结大会,在那里,他是来自高加索地区的11名代表中唯一的一名布尔什维克,其余的都是孟什维克。他也是高加索地区唯一参加1907年大会的布尔什维克。在两届大会上讨论的重点之一都是由孟什维克和托洛茨基提出的决议。这份决议呼吁禁止武装行动和没收活动资金。然而,高加索仍然是这类行动的主要中心在1905年至1908年之间,高加索地区发生了约1150起这样的行动。 1907年年底,斯大林当选为巴库委员会成员。这个石油小镇有5万工人,这些工人们来自不同的民族,信仰不同的宗教,但都面临着严重的剥削。斯大林很快团结了工人,并在黑暗的斯托雷平反动( Stolypin 87 ==========第89页========== reaction)时期建立并发展了唯一的斗争中心。他以新的身份在当地的穆斯林地区建立了住所和秘密印刷社。正是在这个时期,斯大林开始第一次用俄语写作。1908年,斯大林被捕,但他仍继续在监狱里写文章以指导党务活动。1909年,他又一次被驱逐,但在四个月内这次逃脱。 斯大林经由圣彼得堡返回格鲁吉亚,发现处于首都的党总部处于混乱状态。回到巴库后,他写了一篇文章,强烈呼吁在俄国出版一份全国报氏。后来,他还呼吁将实际的指挥中心转移到俄国。在巴库的几个月内,斯大林紧张地工作,同时为国外的党组织写文章,斯大林于1910年3月再次被捕。在监狱里呆了几个月后,他再次被流放,直至1911年6月。这一次流放结束后,他被禁止返回高加索地区或者任何大城市,于是他在圣彼得堡和莫斯科附近的一个城镇定居。然而,他在两个月內再次被捕。在监狱里呆了几个月后,他又被释放了,但不得不住在大城市之外。 在这段时间里,由1912年1月的布尔什维克代表大会选出的第一个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在委员会的第一次会议上任命斯大林为委员。斯大林在成为中央委员会委员之后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出版布尔什维克日报理扳丿的第一期。然而,他立刻又被逮捕了。在监狱里呆了三个月,又在西伯利亚流放了两个月后,他又逃了出来。随后,他及时抵达了圣彼得堡,领导布尔什维克的杜马竟选活动。虽然布尔什维克只赢得了6个席位,但它却代表了80%的工业工人。 从1912年底到1913年初,斯大林在国外呆了几个星期,在那里与列宁和其他同志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正是在这个时期,他写了一本关于国家问题的著名理论著作。1913年2月,他回到圣彼得堡,但在一周内被另一名中央委员会成员马列诺夫斯基( Malinovsky)出卖。马列诺夫斯基 ==========第90页========== 是沙皇秘密警察的特务。这个特务也出卖了另一个中央委员会委员,—斯维尔德洛夫( Sverdlovν)。斯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都被流放到西伯利亚最偏远的地方,在那里逃跑是最困难的。列宁在这一时期制定了详细的逃跑计划,但是逃跑计划本身是由这个特务制定的。这个所谓的逃跑计划,与其说是安排逃脱,不如说是这个特务为了近距离观察并保留在中央委员会内部而制定的。因此,这一次斯大林被迫流亡四年,直到1917年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沙皇政权。革命胜利以后,他被允许返回到圣彼得堡。斯大林于1917年3月12日到达那圣彼得堡,并且一直领导着党中央,直到四月份列宁的到来 回顾斯大林在革命前约20年的政治生活,可以看出,它是革命事业勇气、自我牺粞牲和献身精神的典范。除了长期被关在监狱和流放之外,斯大林的生活几乎贯穿于整个与群众有着密切接触的地下工作中。在这样个异常艰难的生活中,斯大林几乎没有时间过“私人生活”。他的第一次婚姻,是在青年时代与叶卡捷琳娜·瓦尼泽( Ekaterina Svanidze)结婚,后者是他在第比利斯神学院的一位社会主义同志的姐姐。他们有一个儿子,他在1905年叶卡捷琳娜死后,由她的父母抚养成人。斯大林的第 二任妻子是纳德日达·阿里卢耶娃,她是斯大林一位亲密战友的女儿。他和那一家人关系密切,在他被放逐的日子里,他们总是给他送食品、衣服和书。然而,第二次婚姻只在内战期间两人被派到察里津(后来改名为斯大林格勒)时才举行。而这就是十月革命之后的事情了。 89 ==========第91页========== 第二十一章 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的经验 十月革命前后,出现了两种所谓的“马克思主义的”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观点。 其中一个是孟什维克和喜欢孟什维主义的人的观点。这些人反对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要求权力留在资产阶级手中。他们的论点是,由于资本主义没有充分发展并集中生产资料(特别是农业方面),所以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条件还不成熟。他们提出无产阶级应该等待一段时间,直到资产阶级统治下的资本主义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这将给国有化所有生产资料和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条件。因此,孟什维克完全反对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并推行社会主义建设方案。 另一种观点是由布尔什维克党内一个被称作“左派”共产主义者的团体代表的。他们的立场是,应该夺取权力并立即国有化所有生产资料,包括剥夺中小农民和其他生产者。这些“左派”共产党人要与农民对抗,赶走革命的主要盟友。 列宁在反对这两种倾向的斗争中,为社会主义建设制定了正确的道路。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主要方面可概括如下: a)无产阶级不应该放弃夺取政权的机会,而应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夺取政权。等待只会意味着资本主义会继续前进,从而毁灭数百万中小型个体生产者。 b)应将工业生产资料没收并转化为公共财产 ==========第92页========== c)中小型个体生产者应逐步组织生产合作社,即大型农业企业,集体农场 d)工业要最大限度地发展,集体农庄应建立在现代化大规模生产的基础上。不应该没收集体农庄的财产,而应该慷慨地供应它们一流的拖拉机和其他机器; e)买卖交换,即商品生产应保存一定时期,因为农民不会接受城乡之间任何其他形式的经济联系。然而,贸易只能通过苏维埃——国家,合作社和集体农庄互相交换。应当全面发展贸易,并把各种类型的资本家从贸易活动中驱逐出去 在这五点中,头两个步骤,夺权和大工业国有化在前几个月就完成了。但是,由于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处于面临敌人全面攻击的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不能立即采取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进一步步骤。由于内战,国家面临生存危机。为了面对这次全面进攻,党必须动员全国打击敌人。采用了一套叫做“战时共产主义”的紧急措施。 在战时共产主义下,苏维埃政府除了接管大规模工业外,还接管中小型工业;国家垄断粮食贸易,禁止私人粮食买卖;建立了余粮征集制,在这种制度下,农民的所有剩余产品必须以固定价格卖给国家;最后,所有阶级都必须义务劳动,对资产阶级实行强制体力劳动,从而让工人在前线承担更重要的责任。然而,“"战争共产主义”这一政策是满足战争需要的临时政策。它动员全体人民参加战净争,从而在1920年底打败了所有外国干涉分子和国内反动派,并保障了新苏维埃共和国的独立和自由。 从1921年起,俄国的局势又出现了转变。在内战胜利后,任务必须转向和平的经济恢复工作。为此,政策从战争共产主义转向新经济政策。由此,停止了强制征集农民的余粮,重新允许私人贸易,允许小私有者开 ==========第93页========== 办小企业。这是必要的,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措施已经走得太远了,并且被党的群众基础的某些部分特别是农民所厌恶。然而,托洛茨基派强烈反对新经济政策,认为这只不过是一种倒退。列宁在1921年3月的党的十大会议上反击了托洛茨基主义者,并说服大会改变政策,新经济政策随即被采用。他在1921年7月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前向共产国际提交的《关于俄共策略的报告》中进一步对新经济政策的正确性进行了理论证明。新经济政策一直持绩到1925年,当时的第十四次党代会决定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下一个阶段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阶段。 社会主义工业化:苏联当时还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农业国,农业产值占到三分之二,工业产值只占到三分之一。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不依赖帝国主义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必须首先注重社会主义工业化。用斯大林的话来说,“把我国从农业国转变为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生产所需机器的工业国—这就是我们总路线的基本要素"。因此,重点在发展重工业,这将为其他工业部门和农业生产机器。 这项政策成功地建立了一个不依赖帝国主义的强大工业基地。它也使社会主义基地在二战时得到了捍卫。工业比最先进的帝国主义国家快几倍,这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整个工人阶级全心全意参与增产。当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在一场非常严峻的经济危机中陷入困境的时候,社会主义工业正在毫无疑问地前进。 但由于特别重视优先发展重工业,计划中忽视了农业。因此,在工业生产增长9倍以上的时期,粮食产量甚至没有增加五分之一。这表明农业的增长与工业相比非常低。在工业内也是如此,重工业的增长速度远快于轻工业。毛在他的《读社会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中批评了这个重要问 ==========第94页========== 题,并呼吁让工业和农业同时增长。在工业内部,他呼吁同时发展轻工业和重工业。 农业集体化:这一过程的第一步是在新经济政策恢复期,在中小农中形成了第一批合作社。然而,由于富农的抵制,合作社没有太多进展。此,富农已经采取了积极反对和破坏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立场。他们拒绝向苏维埃国家出售他们的多余的粮食。他们用恐怖主义反对集体农民,反对农村党员和政府官员,烧毁集体农庄和国家粮仓。1927年,由于这种破坏,收获的市场份额仅为战前数字的37%。因此,党在那-一年决定发动攻势打破富农的抵抗。通过依靠贫农和联合中农,党的粮食收购工作取得了成功并推进了集体化进程。然而,重大进展是在1929年底。 1929年以前,苏联政府奉行限制富农的政策。这项政策的作用是阻止富农阶级的成长,一部分富农无法承受这些限制的压力,被迫停业并破产。但是这个政策并没有破坏作为一个阶级的富农的经济基础,也没有消灭富农。这个政策在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仍然薄弱,无法取代富农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时是必不可少的 1929年底,随着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发展,苏维埃政府从这项政策大幅改变,转向将富农作为一个阶级消灭的政策。它撤销了关于允许租用土地和雇佣劳工的法律,从而剥夺了富农的土地和雇工。它解除了禁止没收富农财产的命令。它允许农民把富农的牛、机器和其他农场财产收归集体农场。富农因此失去了一切生产资料。正如1918年资本家在工业领城被剥夺时那样,他们也被剥夺了。然而,不同之处在于,富农的生产资料没有落入国家手中,而是落入农民手中,组织在集体农庄里。 这项政策是按计划分步实施的。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规定了不同的集体化程度,并确定了完成集体化的目标年份。拖拉机、收割机和其他农 ==========第95页========== 业机械的生产增加了很多。第一年,国家给集体农庄的贷款增加了一倍。把选出的25万名具有阶级意识的产业工人派往农村来帮助实施这一计划。尽管存在一些错误,集体化进程迅速迈向成功。到1934年,该国农作物总面积的90%被纳入了社会主义农业,即国营农场或集体农庄。农业集体化的全过程是无产阶级联合贫农和中农打败富农的革命。 这场革命一举解决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三个根本问题: a)它消灭了该国人数最多的剥削阶级,富农阶级——资本主义复辟的中流砥柱 b)它把全国人数最多的劳动阶级,即农民阶级,从自发产生资本主义的个体农业道路,引向了合作化、集体化的社会主义农业道路上; c)它为苏维埃政权提供了一个农业社会主义基础——这是国民经济中最广泛和最必要但最不发达的部分。 随着集体化运动的胜利,党宣布了社会主义的胜利。1933年1月斯大林宣布:“社会主义在全国各个经济部门的胜利废除了人剥削人的现象。”1934年1月,十七大报告宣称:“社会主义经济的社会形式结构现在具有独特的影响力,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唯一领导力量。“1936年以及后来的政治报告提出宪法时,后来反复强调没有任何敌对阶级。俄国经验的错误: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对国际无产阶级,特别是所有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国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斯大林在其着作《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试图对社会主义建设过程和社会主义经济规律进行理论上的探索。然而,他没有对俄国的经验做出自我批评的分析。后来,毛对俄国的经验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实践中和斯大林的表述中的某些错误。 94 ==========第96页========== 毛泽东在俄国经验中指出了以下主要错误 1)不重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这体现在两种所有制的长期共存 方面是全民所有制,例如国营工业和国营农场,另一方面是集体所有制。毛泽东认为,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的长期共存,必然会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必须找到一种方法来实现从集体所有制到全民所有制的转变。 2)不重视群众路线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毛泽东指出,在早期阶段,苏共采用了群众路线,但之后,苏共对群众的依赖程度降低了。强调的是技术和技术千部,而不是政治和群众 3)怒视阶级斗争。在集体化过程取得成功之后,对继续阶级斗争的重视不够。 4)重工业与轻工业的的失衡和工业与农业的失衡。 5)对农民的不信任。毛泽东批评俄国政策对农民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除了从斯大林和俄国的经验中吸取这些教训外,毛泽东还从中国的经验中学习,试图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第97页========== 第二十二章 对托派及其他机会主义者的斗争 在整个俄国革命时期,甚至夺取政权之后,布尔什维克的路线都不得不与各种机会主义路线进行斗争。其中最重要的反马克思主义潮流之一是托洛茨基主义,以其创始人列昂托洛茨基命名。托洛茨基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成员,他在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分裂之时,站在孟什维克一边。后来他试图形成一个与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倾向都不相同的集团,甚至将自己描述为将这两个集团联合起来的“中间派"。二月革命成功后,他因他的错误而受到批判,并成为布尔什维克党党员和党的中央委员会成员。十月革命后,他担任外交委员(1917-1918)和陆海军人民委员(1918-1924),后因为他的机会主义和宗派活动而被撤职。 托洛茨基主义发挥了很大的破坏性和宗派性的作用,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斯大林率领党同托洛茨基主义机会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斯大林在《列宁主义还是托洛茨基主义》中概述的托洛茨基主义的三个具体特征是: )不断革命论:根据这个理论,托洛茨基提出无产阶级应该在没有农民帮助的情况下迅速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因此,他反对任何关于工农民主专政的说法。因此,他拒绝了农民这个无产阶级最强大的盟友。这个理论看起来非常“左”,实质上意味着背叛革命,因为没有农民,无产阶级就没有成功的希望,革命一定会以失败告终。这一理论的另一个方面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对于本国社会主 96 ==========第98页========== 义建设是必要的。他的不断革命理论也是一场世界革命理论,它提出革命虽然要在一国范围内展开,但革命者应立即努力将其推广到其他国家。这个建议再次表现得很“左”,但实际上意味着一个非常失败的观点,反对在一个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可能性。 列宁在这种反马克思主义理论于1905年革命出现时立刻反对这种理论,当时托洛茨基并不是布尔什维克势力的-部分。然而,在十月革命之后,托洛茨基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党并成为其领导成员之一后,它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出现,党必须在不同时刻与它进行斗争。 第一次是革命后,在与德国和平谈判期间。托洛茨基根据他的理论要求战争继续下去,因为他认为这将推动德国的革命形势并帮助德国革命成功,而一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比巩固俄国革命更重要。列宁和斯大林强烈反对这一论点,但必须召开特别的第七次代表大会来讨论和批判这种观点。 这一理论的另一个例子是托洛茨基反对派反对采用新经济政策。作为工农联盟的敌人,他觉得新经济政策只不过是一种倒退。他不认同保留工农联盟和给社会主义建设奠定基础的必要性。党不得不在第十次代表大会上再次反对和批判这种观点。 第三个例子是在从新经济政策转向社会主义工业化时。当时托洛茨基与其他人一起提出在一个国家建立社会主义是不可能的。基于托洛茨基不断革命”和“世界革命”理论的这一提议意味着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失败主义和机会主义的态度,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革命成功后才能在俄国建成社会主义。1925年,斯大林在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反对这一观点。 2)托洛茨基主义的第二个特点是反对布尔什维克的党派原则。托洛 97 ==========第99页========== 茨基反对民主集中制和列宁主义政党的观念。在孟什维克与布尔什维克分裂时,他一开始就支持孟什维克。甚至在1912年的晚些时候,他联合了取消派和召回派这样的机会主义倾向组成一个名为八月集团的派系。托洛茨基假装成为一个将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联合起来的“中间派″,实际上他完全支持孟什维克,并与他们共同努力。列宁在斯大林等人的支持下反对这个机会主义集团。 1923年,当列宁生病时,托洛茨基利用领导层的分歧要求取消党内所有民主集中制的规范。他团结各方反对派人士,制定《四十六人反对派宣言》,要求共产党内各派和团体的活动自由。派别主义的要求也被打败 然而,托洛茨基对“自由”和“民主”的要求是完全机会主义的,并且取决于他是否处于决策的位置。因此,当他在1920年作为决策中心时,托洛茨基提岀了工会的“军事化″并使他们接受军队的纪律。他反对把民主推广到工会和工会组织的选举。列宁,斯大林和其他同志领导了与这种观点的斗争,并断言工会应该将他们的所有活动建立在说服方法的基础之上 3)托洛茨基主义的第三个特点是反复对布尔什维克领导层进行虚假宣传。托洛茨基在最初阶段集中全部对列宁的攻击。斯大林后期成为各种诽谤的焦点。 在公开辩论之后,托洛茨基无法成功嬴得党的攴持,他开始秘密阴谋活动。1926年,他组织了—个非法出版和暗中宣传的秘密派别。这件事被发觉了,他终于被赶岀了党。他移居国外,但继续保持与党内其他宗派分子的联系。1929年,在政治局成员布哈林的领导下成立了另一个团体(右派反对派),反对反富农的斗争和推进农业集体化进程。这条路线也 98 ==========第100页========== 被击败了。 然而在三十年代,托洛茨基主义不再是工人阶级内部的政治潮流。它放弃了公开传播反马克思主义路线的尝试,转而采取秘密活动。托洛茨基和苏联高层的托洛茨基分子与外国情报机构建立了联系,并开始制定暗杀党内领导核心并篡夺党的领导的计划。作为这一计划的一部分,基洛夫同志,在斯大林领导了党以后,于1934年被谋杀。随后进行的调查中,发现了主要的共谋者,其中许多是中央委员。他们在公开审判时承认了他们的罪行,许多人被判处死刑并被处决。 99 ==========第101页========== 第二十三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策略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大部分时间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处于崩溃的状态。世界工业生产增长缓慢,世界贸易停滞不前。实际上,1948年(二战结束后三年)的全球贸易总量与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之前的那一年)相同,最糟糕的阶段是1929-33年的大萧条,在此以后资本主义并没有真正复苏,甚至到了1939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也是如此。这场危机实际上影响了整个世界,从最工业化的国家到最落后的国家,工业生产下降,失业率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在德国,几乎一半的工人阶级仍然失业。价格崩溃影响了几乎每个国家的经济 随着经济困难加剧,矛盾激化,许多国家出现了广泛的社会和政治动荡。在拉丁美洲,几乎所有国家都有人试图推翻政府,其中许多都取得了成功。包括印度在内的许多国家的独立运动也出现髙涨。因此,在所有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都出现了斗争和左转倾向。在帝国主义国家,统治阶级拼命地控制危机的社会影响。其中一些采用了社会福利计划,让群众远离斗争。然而,大多数统治阶级使用镇压手段压制人民。许多国家建立了右派和法西斯政权。意大利是第一个转向法西斯主义的国家。1930年至1931年间,日本从自由主义政权转变为国家军国主义政权。1933年德国纳粹掌权。在许多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右翼政党兴起,改良主义政党衰退 100 ==========第102页========== 共产国际分析了法西斯主义的增长。它显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势中的三个因素如何影响了垄断资产阶级,并导致了法西斯主义的兴起。首先,十月革命的成功和社会主义的胜利,使资产阶级害怕无产阶级的前进和革命在他们自己国家的胜利。其次,他们正面临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第三,前两个因素正在使世界劳苦群众转向革命。帝国主义统治阶级对这三个因素的反应是采取法西斯主义。 在1935年举行的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上,详细分析了法西斯主义和战争危险。法西斯主义被定义为金融资本的最反动、最沙文主义和最帝国主义分子公开的恐怖主义专政。这解释了帝国主义者如何计划大幅度剥削劳动群众。他们正准备发动新的帝国主义世界大战,攻打苏联,让中国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从而停止革命的推进。随着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开始建立法西斯政府,他们积极开展地方战争,为重新瓜分世界的新世界大战做准备。随着德日开始攻打新的土地,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列强开始向法西斯侵略者妥协和让步,企图用它们来摧毁苏维埃共和国。正是在帝国主义这种危险的策略的背景下,国际无产阶级必须制定和实施其策略。无产阶级的策略是直接反对帝国主义的策略。国际工人阶级的目标是保卫苏联,打败法西斯主义和战争的煽动者,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胜利和在尽可能多的国家建立苏维埃政权。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第三国际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战术原则采取了手段。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样,共产国际呼吁所有共产党人设法防止战争爆发,如果真的爆发了战争,国际组织指示所有共产主义者应该努力将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转变为内战,从而完成革命。然而,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的主要区别在于,现在有一个社会主义基地——苏联。每个共产党人都有责任捍卫这个社会主义基地。因此,如果苏联红军被迫参加保卫 101 ==========第103页========== 苏联的战争,那么战争的性质就会改变。这将成为维护社会主义的正义战争,所有共产党人的任务应该是应该动员各国工人和群众帮助红军战胜帝国主义。因此,共产党对战争的态度和世界共产党的任务在1935年就已经明确,这是在战争实际爆发前的四年。 第三国际进一步制定了详细的统一战线策略,以打击法西斯主义并实践上述理论。资本主义国家将形成两种类型的战线。其中一个是共产党与社会民主党共同建立的反法西斯工人阵线。另一个是反法西斯人民阵线,除了社会民主党之外,其他反法西斯政党也将加入。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任务是形成反帝国主义的人民阵线,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共产党人参与所有这些战线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本国革命的胜利和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失败。 在战争爆发前的几年里,大多数共产党都试图实施上述战术。统一战线在许多国家形成并发展起来。然而,在各种曲折的情况下,以及各国不同的具体情况下,一些政党未能成功实施正确的战术。 然而,在斯大林统治下,面临最危险局势的苏维埃政府能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具体情况下采用正确的策略。在战前的几年里,人们都试图建立一个反对法西斯侵略国家集团的反法西斯政府统-战线。然而,事实很快就清楚地表明,这些国家对统一战线不感兴趣,而是尽其所能地利用德国打压苏联。为了打败这种战术,斯大林于1939年8月与德国达成了项互不侵略协议,迫使战争的第一部分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战争。因此,全世界的共产党在战争的头两年根据“把战争变成国內战争”的策略进行工作。苏联利用这段时间尽全力准备,预防帝国主义国家发动的袭击。 这发生在1941年6月德国袭击社会主义基地的时候。随着这次袭 102 ==========第104页========== 击,红军被迫作出反应,战争的性质改变为反法西斯人民的战争,第三国际早些时候设想的战术变得适用。一些政党采取正确的策略,利用严峻的革命危机,实现革命。特别地,苏联共产党能够带领红军和整个苏联人民在战争中取得英勇的胜利。它击败了强大的德国军队,并与东欧国家的共产党和战士联手将他们从德国占领中解放出来。因此,利用这些手段,国际无产阶级不仅成功地保护了它的社会主义基地,而且在1949年之前在几个国家打破了帝国主义的锁链,使它们从帝国主义的世界体系中脱离出来,建成覆盖三分之一人类的社会主义阵营。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第三国际制定的战略战术在实践中被证明是基本正确的。 但也有过严重的失败。这主要是由于第三国际领导人没有彻底教导实施这些策略的正确方法,以及许多欧洲共产党以及由这些党建立的共产党,例如印度共产党,在内部有强烈的第二国际改良主义残余。印度共产和英国共产党在人民战争时期的大部分时间内都在试图增加生产。许多此类政党破坏了很多罢工活动,并与工人阶级疏远了。其他一些像法国共产党一样加入与统治阶级政党的统一战线的国家,甚至没有试图在统一战线上保持共产党和反动派之间的任何分歧。这种做法导致这些政党在他们参加的统一战线上成为统治阶级的尾巴,并导致了右倾倾向的发展,在接下来的时期内,几乎所有这些政党的领导都走上了这条修正主义的道路。第三国际无法对付这些修正主义倾向,也失去了在各成员党所面临的巨大不同条件下提供指导的效力。除了定期出版期刊以外,共产国际的活动自1940年开始大幅度减少,甚至在1940年5月至1942年5月期间停止了传统的五一节和十月革命节的宣言。最终决定解散共产国际。由于大会不能在战争条件下召开,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发布了一项决议,建议共产国际解散其所有部门。共产国际在获得包括所有重要部门在 103 ==========第105页========== 内的大多数部门的同意后,于1943年6月10日解散。 104 ==========第106页========== 第二十四章毛泽东的早年生活 毛泽东于1893年12月26日出生在中国湖南省韶山地区的土壤肥沃的农村。毛泽东出生的地区是一个富裕的农业区。同样,也是一个有战略战略意乂的区域,所有主要路线都通过湖南省的公路或河流。湖南处于商业的十字路口,以亦亦商而闻名。在十九世纪未和二十世纪初,湖南成为个知识中心和起义中心,产生了许多中国顶尖学者。既产生了满清的将领,也产生了推翻他们统治的革命者。同时,也是十九世纪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的中心。湖南为1825年至1864年的起义提供了近 十万名战士。农民起义之所以兴起并获得支持,是因为地主剥削和过度征税而导致的农民赤贫。尽管起义遭到了残酷的镇压,但毛泽东对童年和青年时期的农村仍保留了对反抗的记忆。 毛泽东的父亲毛贻昌出生时是一个贫农,年轻的时候,为偿还他父亲的债务,被迫当了七年兵,退伍后通过勤俭,攒钱买回了自己的田地。当父亲成为中农后,开始做贩运谷子的生意,后来逐渐致富。即使在毛泽东 十六岁时,一个月只吃一个鸡蛋和三到四次肉。毛泽东的父亲希望他的孩子能尽快工作。因此,毛泽东在六岁时便开始干农活了。毛泽东的母亲文素勤来自距离韶山十六英里的湘乡区。毛泽东是她最大的儿子。他还有两个弟弟和一个被收养的妺妹。这三人都是毛泽东组建的第一个共产党农村支部。在革命中,他们都成了烈士土。 毛泽东从小的时候就是一个叛逆者。他称他的父亲是“严厉的监 105 ==========第107页========== 工"。他经常与他的母亲、兄弟和长工联合起来反对他父亲的权威。在私塾里,他也反对旧习俗。在他七岁时,有一次,他老师要求毛泽东服从老规矩”,不从,然后便跑出了私塾,进了山里躲了三天。这次抗议,毛泽东称其为“这是一次胜利的‘罢课”——之后,先生的态度也比较温和些了。 毛泽东去的第一所学校是7岁时的私塾。一旦他学会了阅读,便培养了阅读热情。他更喜欢叛逆和冒险类书籍。很多时候,他经常挑灲彻夜读书。而他父亲本人几乎没有受过什么学校教育,对毛泽东继续上学没有好感。他需要有人在田里工作,以维持他的生计。在1906年,他毛泽东便离开私塾。 然而,毛泽东对阅读兴趣的加深使得要求不断接受教育。他的父亲无法理解儿子的这种兴趣,并认为结婚似乎能解决这个问题。十四岁时,他父母替毛泽东娶了一个20岁的女子。然而,毛泽东从来没有和她同居过 与此同时,周边地区的革命氛围暴涨。这一时期发生了两次起义,对毛泽东产生了持久的影响。一个是民族主义者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于1906年在湖南的起义[1。另一个是韶山饥民组织起来“吃大户"。虽然两者都被镇压,领导人被斩首。但毛泽东感受到了社会不公,渴望为国家和人民做点什么事情。他也渴望他能继续接受教育。终于,在1910年,他去了他母亲家乡湘乡的一所高级小学。 这所学校的学生全都来自地主和富有背景的人,他们最初看不起毛泽东。然而,毛泽东很快就凭借出众的智慧和学习勤奋超越了所有其他学生。他在别的同学都离开教室后,仍坐在教室里读书。老师对他的能力印象深刻。在几个月内,他不断地提高到更高的水平。一年后,他轻松通过 106 ==========第108页========== 了湖南省省会长沙的一所中学[]的入学考试。1911年9月,毛泽东走了 六十多公里路去了长沙。这是十八岁的毛泽东第一次看到的城市。在毛泽东抵达那里时,长沙是一个学者之城,正处于极度动荡之中。教师和学生组成了各种名义的革命联合会。地下文学正在流传,革命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已经形成了一些激进思想的毛泽东渴望参加这些活动。在毛泽东抵达后的一个月后,在孙中山的领导下爆发了1911年的资产阶级革命[3]。毛泽东立即决定加入革命军队。然而革命果实很快就被篡夺了,落到了反革命分子的手中[4]。五个月后,毛泽东退伍,回到长沙。他开始关注报纸上的招生广告,在专业的选择上举棋不定。他先后报考了警察学堂、肥皂制造学校、法政学堂、公立高级学校,都不满意。最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湖南全省高等中学[5]。在这所学校里,毛泽东只读了六个月。他订了一个庞大的自修计划。他的学习十分勤奋,每天从早到晚泡在湖南省立图书馆,中午就买两块米糕填肚子。在这里,毛泽东广泛阅读了大量中外各类书籍,不过他兴趣最大、收获最多的是西方十八、十 九世纪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近代科学的著作。这奠定了毛泽东所受教育的基础。然而,这六个月的学习并没有让毛泽东获得文凭。他的父亲无法理解儿子只想继续读书,因此他拒绝攴持毛泽东,除非他能进入一所真正的学校。 因此,1913年,毛泽东进入了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后合并到第一师范。从1913年到1918年,为期五年。随着大清朝廷的崩溃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中国乃至全世界造成了极大的动荡。在中国,军阀之间的战争十分很普遍。也正是日本利用其他帝国主义列强参与战争,试图实现统治中国的目标。而这引起了中国知识分子和革命者的强烈反对。在这些年,毛泽东的政治思想形成了。1915年,他成为师范学院学 107 ==========第109页========== 生会的书记,并刨建了学生自治协会。该组织根据学生的要求,组织了大量针对学院的宣传鼓动。毛泽东还率领这个组织参加街头示威游行,抗议日本和他们在中国的傀儡统治。这个组织后来成为湖南学生运动的核心。随着军阀对学生运动的镇压日益增多,许多地方的学生组成了自卫队。1917年,毛泽东成为他大学营的负责人。他从当地警方那里获得了些武器,带领学生们对军阀集团进行游击,以获得更多武器。利用他所知的古代湖南土兵所用的游击战术和军事理论知识,毛泽东建立了一支高效的作战部队。毛泽东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所有重大军事行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讲授并撰写了有关战略和战术的文章。 毛泽东还参与了其他各种活动。他抗击鸦片和卖淫等社会弊病。他反对压迫妇女并努力确保女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学生运动。他写作并鼓励学生和青年游泳、运动和强化体能锻炼。他本人保持极强的体能全年洗冷水浴,在冷水中游泳,光脚在山上散步等等。1917年,他开办了一所夜校,他和其他学生和老师一起免费地教育长沙的工厂的工人1918年,毛泽东为新民学会做开幕词,在此之前他筹备了大约年。新民学会是许多的学生团体之一,但只有它成长为一个政党的核心。从一开始它坚持釆取行动以及大辩论。它不仅会谈革命,而且会实践革命,首先便让自己的成员革命化,将其变成“新人"。其中不仅有女性成员,还会传统婚姻制度中对妇女的压迫。其活动按照辩论、研究和社会行动的程序进行。社会行动包括兴办工人夜校,参观工厂,示威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撰写文章,为新思想和使用白话文而斗争。在后来的十年中,学会的最初的所有十三个成员都加入了成立于1921年的中国共产党。到1919年,学会共有八十名成员,其中四十多人后来入了党。 在毛泽东1918年从师范学院毕业的时,他的母亲来到了长沙接受治 ==========第110页========== 疗。然而,疾病无常,他的母亲于1918年10月去世。去世后,毛泽东搬到了中国首都北京,在那里了六个月北大的图书管理员。而这项工作是北大图书馆长李大钊给的,他是第一位支持俄国革命的中国知识分子,也是第一个向中国介绍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人。在李大钊的帮助下,毛泽东被迅速发展为马克思主义者。他开始阅读那些被翻译成中文的列宁作品。到了1918年底,他加入了李大钊组建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还会见了许多知识分子和马克思主义者。对他产生影响的是陈独秀,而陈独秀后来也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任书记。当时陈独秀是激进杂志《新青年》的编辑,毛泽东之前也为这本杂志写过稿,这部杂忐对毛泽东产生了深刻影 毛泽东在北京呆了六个月。在此期间,他爱上了长沙学院讲师的女儿杨开慧,那位讲师当时是北大的教授。她当时是一名学生,在大学学习新闻学课程。两人都是初恋。他们二人都提倡新式婚姻,反对包办,支持二人自由结成姻缘,但这违背了传统的包办婚姻制度。一段时间以来,他们的爱情不露言表。当国家非常需要他们时,他们不确定是否有时间结婚。于是便决定等待一段时间后才做出最终决定。 1919年4月,毛泽东在1919年历史性的五四运动爆发之前返回了长沙。这个反帝反封运动席卷了整个中国。虽然由学生发起,但它迅速影响了工农商及其他各阶级。毛泽东立即全心全意地参与政治运动。在他到达长沙的时候,他担任一个低薪的小学教师职位。然而,他所有的课余时问都花在组织传播马克思主义上。他鼓励在新民学会和其他他接触过的学生社团中学习马克思主义。同时,他建立了湖南联合学生会,成员中甚至包括大量年轻的学生。为了团结所有部门,毛泽东组织了一场运动,搜查和焚毁日货。他还组织《湘江评论》,对华南地区的学生运动产生巨大影 109 ==========第111页========== 晌。1919年10月周刊被封禁,毛泽东继续在其他期刊上撰稿。很快他就获得了各种湖南当地报纸的记者工作,并争取到了武汉、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对湖南运动的支持。 1920年2月,毛泽东去了北京,参与到了建立中国共产党的计划之中。并与李大钊和其他知识分子进行了讨论。他还参观了工厂和铁路院场,并与工人讨论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研究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其他社主义者的著作,还见了已经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的杨开慧。他们讨论了他们对彼此和对革命的理解。随后,他们便订婚了。 离开北京之后,毛泽东在中国最大的城市和工商业中心--上海待了 四个月。在这里他同陈独秀和其他上海马克思主义者进行了讨论。为了维持自己的生计,他像劳动者一样找一份工作,在一家洗衣店每天工作十二到十四个小时。也正是在这个时期,1920年5月,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成立。 当1920年7月毛泽东搬到湖南时,他在当地建立一个共产主义团体。他的父亲在年初就去世了,毛泽东最初在韶山组建了组织。他的两个兄弟和收养的妺妺便是他的第一批吸收的人。然后回到长沙后,继续吸收新成员。在那里他担任了小学校长的职位,并且在师范学院教授一门课,他第一次获得了充裕的薪水。 到了1920年底,毛泽东和杨开慧结婚了,在毛泽东于长沙担任小学校长时他们共同生活了一年半。他们是一对理想的夫妻,杨开慧也参与了党的工作,并于1922年入党。他们共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参加志愿军,参加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抗美援朝战争,在1950年战死疆场,另一个成为会计师。为党做过秘密工作的杨开慧在1930年被捕,并被处决。尽管毛泽东在这段时期参加过各种鼓动,但他的主要工作重点是帮助 ==========第112页========== 建立中国共产党。毛泽东在湖南组建共产主义团体后,于1921年7月赴上海参加秘密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他是当时仅有57名党员的十二名代表之 大会结束后,毛泽东成为湖南省委书记。他从一开始就特别注意按照列宁主义党的原则在湖南建党。他招募现有革命组织的青年以及通过扩大的工人运动争取到的的先进工人。他创办了两个月刊,提高党员和青年团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帮助他们在群众中进行共产主义教育。 直到1923年,毛泽东在长沙、安源煤矿(位于邻近的江西省)和水口山铅矿的工人组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922年,他组建了中华全国总工会湖南分会,并担任主席。安源煤矿运动和组织是共产党组织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党首先开办了煤矿职工的夜校,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然后它组织了一个工会。与此同时,社会主义青年团的一个分支在工人中间形成,其中最好的成员后来被吸收入党。安源煤矿发生重大罢工,造成全国性的影响。它有—个强大的组织,因此即使在镇压时期也能存活下来。工人在革命战争的各个阶段提供了宝贵的支持和参与。安源是井冈山第一个共产党根据地的联络中心。 毛泽东没有如期参加1922年7月举行的中共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他参加了1923年6月中共中央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大会上他被选入中央委员会。这次大会决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加强反帝反封建的民族阵线。指示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毛泽东就是这样做的,并于1924年和1926年在第一届和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候补委员。他曾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编辑政治周刊,在农民运动研究所讲课。 ==========第113页========== [1]湖南洪江会笄起义[2]湘乡驻省中学[3]辛亥革命 [4]袁世凯通过南北议和窃取了革命胜利的果实[5]今长沙市一中 ==========第114页========== 第二十五章 毛泽东对右派和“左”的斗争以及中国革命的胜利 国民大革命(第一次革命战争):从1924年到1926年初,中国革命在无产阶级和贫农的带领下高歌猛进。1925年,对英国警察在上海于5月30日对抗议者进行的屠杀的抗议转变为一场全国各阶层的反帝人民运动。中国站在一场革命与反革命的决战边缘。 然而,当时有两条路线在腐蚀中国共产党。占主导地位的右倾机会主义宗派受当时的党总书记陈独秀领导。他认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必须由资产阶级领导,革命的目的是建立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在他眼中资产阶级是唯一能与工人阶级结盟的民主力量,并否认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结盟的可能性。另一条路线是以张国焘(中华全国总工会的领导人)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者。他只关注工人阶级的运动,并提出工人阶级可以单打独斗完成革命,从而,他的宗派同样忽视农民阶级。 在于这两条路线斗争时,毛泽东完成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第次主要贡献。在1926年3月,他创作了著名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之后于1927年3月,他完成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在这些作品中他尝试回答中国革命的最根本问题:谁是革命的盟友和敌人?谁是革命的领导力量?哪些盟友是革命的忠诚拥戴者,哪些则是动摇分子?他指出革命应当由无产阶级,而非资产阶级,来领导。然而,无产阶级单 113 ==========第115页========== 打独斗无法获胜,他强调了作为无产阶级最亲密、人数最多的盟友——农民阶级的作用。他同时指岀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摇摆不定的盟友,其右翼可能转化为敌人,而其左翼仍对革命友好。毛泽东同时就如何动员群众、如何建立革命政权及如何组织农民武装力量发表自己的意见,体现出毛泽东对革命道路选择的清醒认知。 当时正值北伐战争,一场对中国革命第一阶段—国民大革命至关重要的斗争。这是一场由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国共合作)带领下的革命军事行动。发源自1926年的广东,北伐运动旨在消灭由帝国主义扶持的反动北洋军阀政府,并使中国完成独立和统一。北伐战争初期在整个中国南方获得重大胜利,南方众多军阀被消灭或策反。在北伐的影响下,农民阶级掀起革命浪潮,而无产阶级则通过城市武裝起乂响应行进的革命军。即使是作为中国最大工业和贸易城市的上海,也在三次武装工人起义后于1927年3月解放。 然而,在革命取得重大胜利之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宗派破坏了统一战线。1927年4月,他们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在国内数地对共产党干部发动清洗。党内的右倾机会主义领导者陈独秀却屈从于他们,并没有领导工人和农民对国民党反动派发动进攻。1927年7月,另一支国民党宗派发动对共产党的清洗,从而导致统-一战线的破裂和第一次国内革战争的失败。 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占主导地位的陈独秀右倾路线是革命在该阶段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尽管毛泽东竭力反对右倾路线,他无法嬴得党内多数的支持。事实上,在1927年4月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陈独秀成功地将毛泽东排挤出中央委员会。 ==========第116页========== 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在1927年8月,在革命的下一阶段—第二次国內革命战争——伊始,陈独秀在其右倾机会主义同僚遭到猛烈抨击后被撤岀总书记的职位。毛泽东被重新选回中央委员会,并被任命为新设立的临时政治局的一员。然而,对右倾路线的正确批判在1927年被主导中央政治局的“左”倾路线所取代,该路线由从俄国学成归来的知识分子同志瞿秋白领导。该路线错误的估计中国革命是汹涌澎湃且永不停息的”,并鼓动在诸多城市内发动武装革命。党内领导人批评毛泽东支持农村革命而反对城市革命,并又一次将他移出中央职务,同时他也被移出湖南临时委员会。“左”倾路线导致重大损失,党于1928年4月抛弃这路线。 于1928年6月在莫斯科举行的中共六大纠正了该“左”倾路线并采取了正确观点,驳斥了右倾和“左”倾立场。尽管毛泽东本人没有参加,会议却支持了他的众多观点。他被缺席选为中央委员会的成员。在实践这些理论在北伐和城市起义的失败的基础上建立红军的过程中,毛泽东对马列主义的发展进一步做出自己的贡献。他于1928年10月写作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并于同年11月写作了《井冈山的斗争》。这些关于历史的著作为构建红军的历史进程提供理论依据。毛泽东在1927年农民起义失败后,领导了一小批工农战士在井网山上于1927年10月建立第一个农村根据地。在1927年到1930年初期间,农村武装起义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稳步发展。许多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武装力量加入毛泽东的队伍。红军的人数逐渐扩展到60000名士兵,并不久后发展至100000名士兵。 ==========第117页========== 然而“左”倾的观点再次抬头,并于1930年获得党内领导地位。李立三在1930年和王明在1931-34年的两支“左”倾道路分别占据党内主导地位,并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李立三在1930年6月草拟了一个计划,组织全国主要城市的武装起义并集中一切红军力量进攻这些城市。为实行该措施而于1930年6月至11月间进行的尝试导致巨量损失,并迫使干部对其进行纠正。在这段时间内毛泽东在长沙发动了一次进攻,但由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优势不得不撤退,以避免重大损失。撤退后,长沙蒙受残酷镇压,进行地下工作的毛泽东妻孑杨开慧被处决。李立三在1930年11月的一场全体会议中进行自我批评并退出领导层。毛泽东与朱德成为新的政治局成员。 该政治局却却于1931年1月在一场全体会议中被王明(“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分子之一,从俄国留学归国)引入歧途。他们并未邀请毛泽东和朱德参加会议,却将他们和其他人从中央委员会中移除。1932年8月,毛泽东又被移出统战委员会书记和红军政委的职位。全面控制党后,王明宗派的大量错误导致严重损失。自始至终,他们的主要攻击对象是被他们当作右倾机会主义者和党内最大危险的代表毛泽东。毛泽东的正确路线被称作“富农路线″。“左″倾路线的领导者用偏激的、片面的方法攻击不仅攻击毛泽东,而且攻击更早的“左”倾路线领导人李立三和瞿秋白。在王明宗派在党内造成浩劫的同时,蒋介石也数次对红军根据地进行围剿。“左”倾队伍并未完全控制党和红军在根据地的势力前,在毛泽东的领导及其策略的影响下,前四次围剿均以失败告终。然而,当“左倾领导层实际进入根据地时,他们的直接领导导致重大错误及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为了突破蒋介石的围剿并取得新的胜利,中央决定在在1934 ==========第118页========== 年10月进行一场举世瞩目的红军战略转移—长征。毛泽东的第二任妻子贺子珍在长征中陪伴着他,她是一位江西根据地当地的农民干部,在杨开慧牺牲后,两人于1931年结婚。他们的两个孩子和农民一起,在长征时被留在江西根据地。 在长征途中的1935年1月遵义会议上,毛泽东和他的政策取得党的领导权。这是长征乃至中国革命的转折点。此后,中央决定继续北上长征,以更好协调自1931年日本入侵东北后不断壮大的全国抗日运动。 长征时期,除了国民党的屡次进攻,党同时必须面对由张国焘带领的逃跑主义和军阀主义路线。期间,中央委员会的两次会议驳回了张国焘将军队撤往新疆和西藏等边远地区的提议。然而,张国焘却拒绝服从中央的决定,并尝试另设党中央。他带着一部分红军向另一个方向转移,并最终被国民党袭击歼灭,张国焘本人成为叛徒并加入国民党。红军主力则于1935年10月(长征开始后一年)抵达陕西省。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初期仍有300000人,然而现在却只剩20000人。这支核心力量建立了陕甘宁根据地(在以上三省的边境),以延安(其首府)闻名。毛泽东在该根据地带领党和红军走向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 在此时期,1938年,毛泽东与贺子珍离婚。1939年4月,他与江青结婚。江青是戏剧和电影演员蓝苹的党名,她在1933年入党,并于1937年移住延安,在艺术学院教授戏剧并参与深入农民群众的宣传小组。热爱艺术和文学的毛泽东在工作中与她相识,两人恋爱并决定结婚 抗日战争时期:长征一结束,毛泽东就集中精力采取并实行新的战术方针,以结束内战并团结一切可能力量武裝装抗日。他的著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策略的重要发展。这种观点 ==========第119页========== 在1937年5月发表的报告《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中得到进一步发展。毛泽东杰出地阐明了中国内部和外部矛盾的发展阶段,并解释日本的侵略转变了主要矛盾,因而改变统一战线策略对于时局非常重要。他呼吁与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以驱逐日本侵略者。然而,蒋介石拒绝该统 一战线,直到中共的宣传和国民党内的部分集团迫使他这么做。1936年12月,他被两位坚持与共产党建立统一战线的部将逮捕后方才同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于1937年8月终于成立。 抗战时期,毛泽东不得不再次与错误思潮斗争,尽管它们并不处于党和斗争的领导地位。第一种是统一战线內部分国民党分支的亡国悲观主义思潮,这些人在一些失败后认为中国注定会被日本及其他帝国主义压迫统治,其中一个分支还准备投降。另一种来自部分共产党分支的思潮认为在建立统一战线后,抗日战争将会速战速决。这些同志们高估了统一战线的力量,并忽视了蒋介石集团反动的一面。为了为了纠正这些错误理论并正确指明战争的进程,毛泽东于1938年5月创作了《论持久战》,指出战争终将胜利但不会速战速决。他同时在该书和其他著作中设置抗战的军事准则。 毛泽东同时写成了大量哲学著作,以教育党员干部,消除先前“左倾和右倾路线造成的损害。在这些写作的基础上,一场长期的整风运动于1941年至1944年展开,与党内错误作斗争,与深入讨论、回顾党的历史相辅相成。当时位居领导地位的周恩来热情参与这项运动。最终,先前的错误路线被公开、彻底地驳倒。在1945年4月全体会议中,《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采取了该意见。 118 ==========第120页========== 在正确路线和正确策略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在打击蒋介石反动势力中,带领着中国人民走向胜利。从长征后只剩两万人队伍里,红军最终在1945年抗战结束时发展至一百万人。在1945年4月的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发表了《论联合政府》,呈现了对抗日战争的详尽总结和对国内外局势的分析。他为抗战胜利后与国民党创立联合政府草拟了 一份详尽的计划。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然而,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和自身军事优势的支持下,拒绝在任何合理条件下组织联合政府。当时,即使是斯大林也希望中国共产党能达成协议,声称不应参与内战,而应与蒋介石合作,以避免中国这个国家的消亡。然而,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奋勇前进,发动了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在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阶级的全力支持下,红军得以改变军事力量的对比并在1947年7月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1949年10月,中国共产党在历经4年之后终于在全国范围內战胜由美国支持的国民党。 随着中国的胜利,全世界的马列主义者和无产者都为看似坚不可摧的社会主义阵营囊括全世界三分之一人口而欢心。然而,毛泽东对眼前的挑战和下一时期的危险提出意见。1949年,借着中共成立28周年的机会,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的演讲中提岀:“党的二十八年是一个长时期,我们仅仅做了一件事,这就是取得了革命战争的基本胜利。这是值得庆祝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胜利,因为这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胜利。但是我们的事情还很多。比如走路,过去的工作只不过是像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119 ==========第121页========== 第二十六章 殖民地与半殖民地革命的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公开承认中国革命道路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意义。1950年1月27日,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题为“争取持久和平,促进人民民主”的社论说:“中国人民走的道路…是许多殖民地和未独立国家的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的斗争中应该走的道路。 中国人民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经验告诉我们,工人阶级必须同一切愿意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作斗争的阶级、政党、团体和组织团结起来,形成一个以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首的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 取得民族解放斗争胜利的决定性条件是在必要的内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建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 因此,经毛泽东发展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即毛主义)的普遍适用性得到了承认,并开始成为全世界真正的革命者(特别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革命者)的指南。 毛泽东在革命进程中的众多著作提出了中国革命道路的公式。列宁已经指出,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是无产阶级,而不是资产阶级。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书中进一步指出,在这个时代,任何反对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革命,不再属于 120 ==========第122页==========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世界革命的旧范畴,而是属于一个新的范畴;它不再是旧资产阶级或资本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而是新世界革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这样革命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不再是世界资本主义反革命战线的同盟者,而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战线的同盟。因此,为了区别于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他把殖民地革命和半殖民地革命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此基础上,他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 毛泽东进一步发展了列宁和斯大林的统一战线理论。他指岀,殖民地资产阶级和半殖民地资产阶级分为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买办资产阶级依靠帝国主义存在和发展,始终是革命的敌人。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不坚定的盟友,有时会帮助革命,有时会加入敌人。这样。因此,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统一战线,包括四个阶级的联盟,即无产阶级、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革命的敌人是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和地主。 按照毛泽东的说法,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革命不会走俄国革命的道路。俄国革命首先占领主要城市,然后控制农村。他展示了中国长期人民战争的道路,包括夺取农村政权,建设游击区和根据地,最后包围和占领城市。为此,毛泽东确立了革命战争的军事原则。他教导如何建立红军,红军是革命绝对必要的武器。从游击战到运动战,再到阵地战,毛泽东向我们展示了如何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来建立战胜强大敌人所需的力量 最后,毛泽东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对国家和无产阶级专政认识的基础上,阐述了殖民地革命中国家形式的理论。他在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观点。 121 ==========第123页========== 他说,这个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不同于资产阶级专政下的旧的欧美资产阶级共和国形式,即旧民主的形式,这已经过时了。另一方面,它也不同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这种形式也不适合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因此,在这一时期,所有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都必须采用第三种形式的国家,即几个反帝阶级联合专政下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由于这种形式适合一定的历史时期,因此是过渡性的。但是,在毛泽东看来,这种形式是必要的,是不能放弃的。 这个国家是在中国革命胜利后以人民民主专政的形式建立起来的。毛泽东把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解释为让人民当家作主和对反动派专政这两个方面的结合。人民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些阶级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起来组成自己的国家,选举自己的政府,对帝国主义的走狗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及这些阶级的代表实行专政。 毛泽东进一步指出,共产党必须领导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转变。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要求共产党团结全体工人阶级、全体农民和广大革命知识分子,这是专政的领导和基础。没有这种团结,专政就不可能巩固。党还必须尽可能多地团结愿意合作的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同他们的知识分子和政治团体团结起来。这是孤立反革命势力所必需的。如果这样做,革命胜利后,就有可能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外国帝国主义,使落后的半殖民地农业经济逐步转变为工业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122 ==========第124页========== 第二十七章 毛泽东的哲学 毛泽东关于哲学的著作,旨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党的干部和群众,改变他们思考和实践的方式。毛泽东本人是一个热心学习哲学的学生。当他拿到关于哲学的书时,他会集中精力阅读这些书。由于早期俄国留学归来的教条主义者不能理论联系实际,毛泽东一直渴望把党的学习和教学与实践联系起来。他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方法,适用于全党干部、积极分子和广大群众。 认识论:最重要的是毛泽东关于认识论的教导。他的一篇重要著作《实践论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虽然它的讲座只花了两小时,但是毛说,他是花了几个星期的时间来写的。毛泽东解释说,中心问题是,知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来自社会实践,而仅仅来自社会实践。真正的知识或正确的思想来源于三种社会实践——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 理论依赖于实践。毛泽东说,理论不通过实践来衡量和检验是不可想象的。反过来,理论改变了实践,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式。通过实践,更多的知识的得以转化和获取。没有人生来聪明,或生来愚蠢知识不能先于物质经验,没有人能够在实际工作之前成为专家。 毛泽东解释了获得知识的过程。它从感性知识、感觉感知和印象阶段开始,人类最初只看到事物的各个方面,即事物的外部关系。随着社会实 123 ==========第125页========== 践的继续,在实践过程中引起人的感知和印象的事物会被多次重复,然后大脑在理解过程中发生突然的变化(飞跃),形成概念。概念不再是事物的现象、部分的方面和外在的关系,而是对事物的本质、整体和内在关系的把握。概念和感觉之间不仅存在着数量上的差异,而且还存在着质的差异。概念知识或逻辑知识或理性知识是一个比感性知识阶段更高的阶段。 这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是理性知识依赖于感性知识。认为理性的知识可以在没有人首先体验和获得感性知识的情况下发展是愚蠢的。第二个重要方面是感性知识仍有待于发展为理性知识。这意味着感性知识应该深化和发展到理性知识的阶段。 然而理性知识的获取本身并不是目的。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重要的是把一切知识付诸实践。正如毛泽东所说:“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 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矛盾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辩证法,特别是对矛盾的理解和运用。对矛盾的理解和运用,几乎贯穿于毛泽东的分析和著作的各个方面。他的主要著作是《矛盾论》,这是毛泽东1937年8月在完成《实践论》一文之后写的一篇哲学论文,两篇著作的目的都是为了克服当时党内教条主义思想的严重错误。这篇论文最初发表于在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的两次讲座。 124 ==========第126页========== 从某种意义上说,毛泽东的著作是列宁对矛盾进行深入研究的继续。列宁把矛盾称为“辩证法的盐”,指出“统-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列宁在他的哲学笔记中进一步断言:“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 这些“说明和发挥”是毛泽东二十年后完成的。毛泽东的著作是对矛盾认识的飞跃。他对矛盾问题作了详细的考察,并加以澄清,使之易于理解,便于任何人使用。 首先,他主张对立统一的规律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规律,因此也是思想的根本规律。 他在此基础上解释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根据这一原则,矛盾存在于每一个对象、每一个思想的所有过程中,并从头到尾始终存在于这些过程中。 进而他提出出了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根据这一原则,每一个矛盾及其各个方面都有其各自的特点。 毛泽东在这方面提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矛盾双方的统一和对立。毛指出,对立面的统一或同一性是有条件的,因此它总是暂时的、相对的。另一方面,对立面的斗争是永无止境的,是普遍的、绝对的。 毛泽东在分析中经常提出和运用的另一个重要原则是对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认识。根据这一原则,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之一必然是主要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因此,在任何一个过程中,如果有一些矛盾,其中一个必须 125 ==========第127页========== 是主要矛盾,起主导和决定性作用,而其余的则处于次要和从属的地位。因此,在研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时,必须尽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一旦掌握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同样,在任何矛盾中,矛盾各方面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有时,它们似乎处于平衡状态,但这只是暂时的和相对的,而不均衡是基本的。在这两个矛盾的方面,一个必须是主要的,另一个是次要的。主要方面是在矛盾中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本质主要取决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即占主导地位的方面。 毛泽东在分析中始终重视对主要矛盾的理解。因此,在他对中国社会的分析中,他总是分析主要矛盾。这是对早期马克思列宁主义分析的一种进步,当时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分析并没有特别深入地分析一个国家或革命的主要矛盾。但是,毛泽东认为,除非我们硏究一个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否则我们将陷入抽象之中,无法具体地理解矛盾,因而无法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理解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很重要,这是因为它们代表了矛盾力量的不均匀性。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均衡发展的,因此有必要认识到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地位的变化。只有了解了矛盾的各个阶段和这些矛盾的变化过程,革命党才能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决定自己的战略和策略。 最后,毛泽东澄清了矛盾中的对抗问题。毛泽东认为,对抗是对立面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唯一的形式,因此,对抗性的公式不能应用于切场合。有些矛盾的特点是公开对抗,有些则不是。从事物的具体发展来看,一些本来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发展为对抗性的矛盾,而另一些本来是对 126 ==========第128页========== 抗性的矛盾则发展为非对抗性的矛盾。斗争的形式因矛盾性质的不同而不同。非对抗性矛盾可以通过和平友好的方式解决,对抗性的孑盾则需要非和平的手段。 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又回到了对抗性和非对抗性的矛盾问题上。他强调,尽管革命取得了胜利,但认为中国社会不再存在矛盾是错误的。他指出,现在还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的矛盾。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必须用镇压来处理。另一方面,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必须以非对抗性的方式来处理。毛泽东始终强调要正确处理孑盾。他指出,如果不正确理解和处理孑盾,就会有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127 ==========第129页========== 第二十八章 毛泽东论党 从毛泽东接掌中国共产党的那一刻起,他就为在真正的列宁主义路线上发展党作出了一切努力。由于早期错误路线的统治,特别是王明的第三条“左”倾路线,在党的运作中存在许多偏差。由于宗派主义的理解,民主集中制的运作没有适当的规范,两条路线斗争的方法也是完全错误的。决定是不经协商便作出的,党的干部没有参与制定决定,全会和其他会议被操纵。两条路线的斗争没有公开进行,另一种观点的代表受到骚扰和惩罚。由于教条主义,也没有实行群众路线。毛泽东试图纠正这些偏差,并建立适当的论坛和机构。在这个过程中,毛还澄清和发展了许多组织概念。他还试图纠正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斯大林领导下的苏共中产生的某些错误认识。 民主集中制:毛泽东试图纠正宗派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偏差,这从他对民主集中制的解释中可以看岀。毛泽东对民主集中制的理解显然是“先民主后集中"。他从许多方面解释了这一点:“没有民主,不可能有正确的集中”,“我们的集中制,是建立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制。无产阶级的集中,是在广泛民主基础上的集中。 毛泽东的这一观点,是基于他对集中制首先是正确思想的集中的认。要做到这一点,同志们就必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而不是把它封死在自己的心里。只有在最充分民主的情况下,同志们才能自由地说出他们想说的话,甚至发泄他们的愤怒。因此,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正确地总 128 ==========第130页========== 结经验。没有民主,没有群众的思想,就不可能有好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方法。但是,有了无产阶级民主,就有可能在集中正确思想的基础上实现理解、政策、计划、指挥和行动的统一。这是集中统 毛泽东对民主集中制的认识并不仅仅局限于党的运作。他扩大了对管理无产阶级国家和建设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认识。毛泽东认为,没有民主集中制,无产阶级专政就不可能巩固。没有广大人民的民主,无产阶级专政就不可能巩固,政权就不可能稳定。没有民主,没有群众的动员,没有群众的监督,就不可能对反动派和坏分子实行有效的专政,也不可能有效地改造反动派和坏分子。毛泽东是在苏联现代修正主义兴起后提出这些观点的。他认为苏联没有动员群众行使无产阶级专政。他还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内部最高层修正主义倾向的上升,并认识到防止这种趋势的唯一保障是下级干部和群众的主动和警惕 毛泽东在一九六二年一月的讲话中说:“在我们国家,如果不充分发扬人民民主和党内民主,不充分实行无产阶级的民主制,就不能有真正的无产阶级的集中制。没有高度的民主,不可能有高度的集中,而没有高度的集中,就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我们的国家,如果不建立社会主义经济,那会是一种什么状态呢?就会变成南斯拉夫那样的国家,变成实际上是资产阶级的国家,无产阶级专政就会转化成资产阶级专政,而且会是反动的、法西斯式的专政。这是一个十分值得警惕的问题,希望同志们好好想一想。” 两条路线斗争是党的组织原则的另一个方面,毛泽东在这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理论。毛泽东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础,把党内错误的观点看作是社会上外来阶级的反映。因此,只要阶级斗争在社会上继续下去,它就一定会在党内的思想斗争中反映出来。他对这些矛盾的态度也不 129 ==========第131页========== 同。他把它们看作是最初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应该通过“坚决斗争”加以纠正。我们要给与充分的纠正错误的机会,只有在犯错误的人“不悔改′或“更加错误",矛盾才有转化为对抗性的可能。 这是对斯大林在列宁主义的基础上提出的观点的修正。斯大林反对通过党内斗争纠正错误趋势的任何企图。他说,这种企图是用党内思想斗争的方法来‘战胜′机会主义分子的理论”,他认为这是“一种腐朽而危险的理论″,“它有使党麻痹和害慢性病的危险"。这种说法拒绝接受党内存在非对抗性矛盾的可能性,从一开始就把反对机会主义的斗争看作是对抗性的矛盾 毛泽东借鉴同样的历史经验,提出了党內斗争的方法。“一切党的领导人员都要发扬民主,让人讲话。界限是什么呢?一个是遵守党的纪律,少数服从多数,全党服从中央。另一个是,不准组织秘密集团。我们不怕公开反对派,只怕秘密的反对派,这种人当面不讲真话,当面讲的尽是些假的,骗人的话,真正的目的不讲出来。只要不是违犯纪律的。只要不是搞秘密集团活动的,我们都允许他讲话,而且讲错了也不要处罚,讲错了话可以批评,但要用道理说服人家。说而不服怎么办:让他保留意见。只要服从决议,服从多数人决定的东西,少数人可以保留不同意见。”因此,毛泽东的观点建立在明确的基础上,只要社会上存在阶级斗争,就必然存在党内的阶级斗争,即两条路线的斗争。因此,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公开进行这场斗争,是正确的。因此,毛泽东通过对两条路线的斗争概念的认识和贯彻,试图对阶级斗争、阶级斗争和党内斗争提出一种正确的辩证方法。 群众路线:毛泽东另一个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领域是群众路线。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对党同群众联系最密切基本认识出发,毛泽东把群众路线的概 130 ==========第132页========== 念发展到了一个质的新水平。在哲学层面,他展示了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方面。在政治和组织层面,他展示了这是正确政治路线的基础,也是党内关系的基本组织路线。 毛泽东解释说,在党的实际工作中,一切正确的领导都必然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正如毛泽东所说,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为了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毛泽东解释说,在一个组织或一场斗争中,必须有正确的领导班子和群众的关系。党要把积极分子聚集在一起,形成领导核心,把领导核心同群众紧密联系起来。如果不这样做,党的领导就会变得官僚化,脱离群众。还必须使领导层不满足于仅仅发出笼统的呼吁。宠统的呼吁必须跟进具体的指导,才能得到适当执行。“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这样,毛泽东就把群众路线解释为党领导群众的基本方法。 最后,毛泽东说,群众路线不应只从党对群众的领导的角度来看待。事实上,毛泽东也强调群众路线在党内关系中的应用.因此,他也把它看作是一种组织路线。毛泽东指出,要确保路线真正从群众中来,特别是真正到群众中去,不仅要党和党以外的群众(人民)密切联系,首先要联系党的领导班子和党内群众(干部)。因此,毛泽东指出,保持党的上下两级的密切联系是至关重要的。党内关系的任何分裂,都会造成党的领导和群众 131 ==========第133页========== 关系的脱节。这将有悖于群众路线的实施。 132 ==========第134页========== 第二十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的经验 其实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方案在全国革命胜利之前就已经开始实施了。1947年红军和中国革命进入战略进攻后不久,毛泽东就已经宣布并开始实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政策了。一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并分配给农民,二是没收买办资产阶级的资本,三是保护民族资产阶级的工商业。这些政策在革命控制下的华北广大地区实施,而土地改革也于1950年中期完成。随后,在其余地区也相继完成了土地改革方案。总路线和逐步集体化:1951年,党在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采用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这一时期的基本目标是实现中国的工业化,同时实现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计划用大约18年完成这一进程。这分为用三年从內战的破坏中恢复,再用十五年发展经济,包括三个五年计划。 按照这一总路线,制定了“逐步”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计划。第一步是号召农民组织农业生产者互助小组,每组只有几个或十几个家庭。这些队伍只有一定的社会主义基本成分,如团队成员之间的帮助和合作。第二步是号召农民在互助小组的基础上组织小型农业生产合作社。这些合作社性质上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其特点是以股份制集中土地,实行统一管理。第三步是号召农民在这些小的半社会主义合作社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起来,组织完全社会主义的大型农业生产合作社。这一逐步计划的基本原则是自愿参与和互利。农民被说服自愿参加这个集团化进程。 133 ==========第135页========== 互助小组的第一步是在革命全国胜利之前就在革命根据地开始的。迈向初级合作社的第二步发生在1953-55年向高级合作社过渡的第三步始于1956年农村岀现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高潮。与此同时,在1956年的头几个月,一个与之相关的运动迅速推进,企业国有化的进程完成了。因此,中国的工商业从私有制向全民所有制的转变远远提前了。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辩证态度:总路线基本上依靠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1953-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中心方向是强调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此外,还有一种不加批判地采用所有苏联政策的倾向。随着近代修正主义在苏联的兴起(特别是1956年2月苏共修正主义第20次大会之后),中国共产党的修正主义倾向立即得到加强。1956年,党内发起了一场“反冒进”的运动,即阻碍社会化进程。与此同时,修正主义的唯生产力理论在党内占了上风,其主要代表是党的总书记刘少奇。这一趋势的代表支持赫鲁晓夫主义者,否定阶级斗争,要求集中精力建设现代生产力,主要是重工业。他们认为,生产力是变革的主要动力,中国落后的生产力是阻碍国家发展的主要因素。生产关系的变化,要等到生产力发展到 一定程度。农业合作应等到工业发展到足以为农村机械化提供机械为止所有这些建议都否定了生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重要性。这将导致修正主义和官僚倾向的增长,以及一个新的剥削阶级的增长。 看到苏联的境遇,毛泽东意识到修正主义的危险,立即展开了一场斗争,以战胜当时控制着党的这些倾向。他在这场斗争中的第一步是1956年4月《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在这篇讲话中,毛泽东第一次对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模式作了明确的批判。在谈到重工业与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时,毛泽东强调:“我们比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作得好些。……们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因而市场上的货物不够,货币不稳 13 ==========第136页========== 定。”同样地,他批评苏联的政策“挖得很苦"。他还攻击中国共产党内部的教条主义者学习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时“不加分析地一概照搬′。他还批评那些效仿赫鲁晓夫的人,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斯大林。他坚持斯大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有70%的功劳。因此,通过从对苏联修正主义者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错误的广泛批判和吸取教训,毛泽东领导了同当时中国共产党内占统治地位的唯生产力修正主义路线的斗争。然而,毛泽东讲话的最大贡献是它对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规划进程认识的重大进步。毛泽东把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作为十大关系提出,把辩证法和矛盾带到了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中心。他指出,社会主义建设不仅涉及生产和分配目标的机械实现,而且涉及到对过程中的主要矛盾的辩证认识,以及动员一切积极力量实现社会主义。因此,他说:“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这十种关系,都是矛盾。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我们的任务,是要正确处理这些矛盾。”第二年,毛泽东在正确处理人民內部矛盾方面做了工作。其中,他继续发展对社会主义建设过程的辩证认识。首先,他把阶级斗争置于这一过程的核心。他断言“阶级斗争并没有结束。…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谁胜谁负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这样,他开始了同党内说阶级斗争在社会主义下已经不复存在了的修正主义分子的斗争。它的标志是全国范围内的反右整风运动的开始。在这一时期,许多高级干部不得不向群众提出自我批评,数百万学生参加体力劳动,与工农结合,工厂和农业合作社的所有党干部都要参加体力劳动,工人开始参与工厂的决策,农民开始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通过这一过程,党与人民的关系更加密切,党内外的右翼势力被制止。 135 ==========第137页==========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诞生:随着整风运动的推进,党内右派处于守势状态。这导致在一九五八年纠正一九五六年主导党的八大的错误的唯生产力理论。这一理论源于刘少奇,在一九五八年五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前,他被迫承认,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完成前的整个时期,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他的报告还提到了大跃进,这是从那时开始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工业、农业和所有其他活动领域都出现了更大和更快的增长。 然而,除了快速增长之外,大跃进是早期计划的优先级和总路线的重大变化。大跃进总路线是在一九五七年十一月底召开的中央会议上提出的。它改变了对重工业的重视,旨在实现农业、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同步发展。它旨在缩小城乡之间、工农之间以及工农和知识分子、管理者之间的差距。它的目的不仅是一场经济革命,而且是一场技术、政治、社会和文化革命,以改变城市和农村。 1958年开始建设人民公社。这一进程最初是自发开始的,当时受干旱影响地区的邻近农民协会制定了一项计划,将他们的劳动力和其他资源合并起来,以实施灌溉项目。他们的合并被毛命名为公社。毛泽东鼓劢这样的组织形式,这立即导致公社在全国范围内迅速蔓延。它们是由邻近合作社合并而成,以承担防洪、水利、植树造林、渔业、交通等大型工程。此外,许多公社建立了自己的工厂,生产拖拉机、化肥和其他生产资料。建立人民公社的运动发展很快。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1958年12月著名的《武汉决议》(《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中宣布,“从一九五 八年夏李开始,只经过了几个月时间,全国七十四万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就已经在广大农民的热烈要求的基础上,改组成了二万六千多个人民 136 ==========第138页========== 公社。参加公社的有一亿二千多万户,已经占全国各民族农户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九以上。“总括人民公社的政治本质后,中央委员会接着说 人民公社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结构的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基层单位,同时又是社会主义政权组织的基层单位。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我国人民公社的初步经验,现在可以预料:人民公社将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并且将成为我国实现下述两个过渡的最好的形式,即第,成为我国农村由集体所有制过渡到全民所有制的最好的形式;第成为我国由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最好的形式。现在也可以预料,在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人民公社将仍然是社会结构的基层单位。 公社运动代表了一个巨大的进步,它基本完成了农业集体化的过程。然而,把公社推向完全公有制和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期望无法完全实现。此,努力建立的城市公社也无法得到巩固。 在大跃进时期的公社运动最初时期,有一些“左”倾错误。毛泽东在1959年2月的演讲中称这是“共产风"。毛泽东指出的这些“左”倾错误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通过使整个公社成为一个核算单位,在公社内部消除贫穷的和富裕的生产队的差距。这就意味着富裕的生产队(前高级合作社)农民成员的份额将比他们在公社成立后不久所得到的份额小。因此,他们会对组成公社感到不满,他们的参与将不是自愿的。第二个错误是公社的资金积累太大,公社对无偿劳动力的需求太大。如果留出更多的资金用于资金积累,农民所占的份额就会更低。同样,更多的无偿劳动只能在道德水平提升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出现。第三个错误是把各种“财产”“共产化"。在一些地区,甚至试图将农民的小财产,如母鸡和猪,纳入社。这也是被反对的 137 ==========第139页========== 这些错误很快得到纠正。生产大队(原高级合作社)继续作为基本核算单位,1962年核算单位被降到一个更低的水平—生产队。然而,尽管人们的观点始终是将所有权和核算水平提高到更高的水平,但作为一个更大的社会化和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过程,这并没有取得成功。基本核算和所有权单位一直维持到1976年不变,它们一直处于最低水平—生产队反对走资派的斗争:虽然“左”倾错误很快得到纠正,但在党的更高层,以刘少奇为首的走资派的把持仍然很强。这两条路线的斗争是以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展现的.1959年7月,时任国防部长壹德怀对大跃进发起了直接攻击,批评了所谓的“小资产阶级狂热性”和“一步进入共产主义的愿望,毛泽东击退了这些攻击,捍卫了大跃进的政策。但是,虽然彭被打败了,但其他的走资派却继续通过间接手段发动攻击。 种方法是通过媒体隐蔽地给彭辩护和攻击毛。这是通过文章,也是通过戏剧和文化表演来展示彭是怎样一个受害的正直同志。另一种方法是拖延或转移执行最高层决定的关键政策。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破坏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1962年第十次全体会议所作的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决定。虽然走资派表面上同意它们,但他们通过控制党的组织来确保没有大规模的动员。他们试图把文化大革命转向学术和意识形态辩论的方向,而不是阶级斗争。 在这段时期(1959-65年),毛泽东在各个战线上进行了战斗他根据俄国的经验,意识到了资本主义复辟的真正危险。因此,他在对赫鲁晓夫修正主义的政治、经济进行彻底研究的基础上,为中国和国际无产阶级汲取了这一经验的理论教训。通过反对赫鲁晓夫现代修正主义的斗争,毛泽东试图把世界各地和中国的革命者团结起来。他通过《读社会主义经济学的谈话和批注》《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等 138 ==========第140页========== 作品,试图向党内干部灌输反对修正主义和复辟的理论基础。 但是,他主要是试图把人民群众拉进保卫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斗争中,以阻止资本主义的复辟。除了前面提到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外,他还提出了社会主义者效仿大庆和大寨经验的口号,以此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模范经验。但是,当一切动员群众的企图都被党的官僚主义所转移时,毛泽东通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释放了群众的力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是毛泽东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建设原则的实践高潮。 139 ==========第141页========== 第三十章 大论战:毛主席对赫鲁晓夫现代修正主义 的斗争 1953年,斯大林死后,赫鲁晓夫领导的修正主义集团发动政变,控制了当时的国际无产阶级领导党——苏共。他们把党内的革命者驱逐或杀害,在社会主义的第一片土地上开始了恢复资本主义的进程,并同帝国主义阵营,特别是美国帝国主义发展了联系。1956年,在巩固了对共产党的控制之后,在共产党第20次代表大会上,他们开始在其他共产党中散布他们的修正主义毒药。他们同时攻击所谓的斯大林个人崇拜,并介绍了他们关于和平过渡、和平共处与和平竞赛这三“和”修正主义理论。和平过渡意味着通过议会道路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赫鲁晓夫提出,在当今时代,要实现社会主义,就必须在议会中和平地赢得多数席位,然后进行改革,以实现社会主义。因此,他否认革命的必要性。因此,这一理论重复了伯恩斯坦和其他社会民主党人的修正主义。 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和平共处,是赫鲁晓夫提出的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政策的总路线。因此,他歪曲了列宁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的政策,这只是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外交政策的一个方面。赫鲁晓夫屈从于他与帝国主义和平共处的愿望。他让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和援助,以及帮助被压迫民族的斗争的政策,取决于同帝国主义列强和平共处的要求。因此,这只不过是一项与帝国主义合作的政策。 和平竞争是通过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之间的经济竞争来解决 ==========第142页========== 帝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的理论。因此,这一理论拒绝承认帝国主义反动和煽动战争的性质。它制造了一种错觉,认为社会主义和帝国主义阵营之间的矛盾是一个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和平的斗争形式加以解决。赫鲁晓夫的三“和”理论因此是一种成熟的修正主义理论,他想把这 一理论强加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它的目的是建立与帝国主义的密切关系。为了实现自己的图谋,获得帝国主义列强的接受,赫鲁晓夫同时以反对个人祟拜的名义对斯大林发动了恶毒的攻击。为了推翻斯大林所坚持和奋斗的革命原则,首先要摧毁斯大林在全世界革命者和群众中的形象。这是通过一场谎言和堕落的宣传运动来实现的。 世界上许多共产党的领导人都支持修正主义的赫鲁晓夫路线。许多著名的领导人和政党已经开始在自己的国家采取修正主义路线。美国的白劳德已经提出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合作理论,并退出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前法国第三国际领导人多列土在组织反法西斯阵线时期与资产阶级发展了密切的关系,战后对法国殖民地人民采取了大国沙文主义立场,成为法国帝国主义资产阶级的仆人;意大利的陶里亚蒂是另一位第三大国际领导人,他希望通过资产阶级议会的“结构改革”,将资本主义“改革”和重组”成社会主义;印度共产党领导层已经改变了他们的战术路线,以承认和平道路。因此,这些修正主义势力在早期没有受到足够的批评和失败,他们很高兴地与赫鲁晓夫合作。 但是,如果这些政党以任何严肃的方式试图通过选举制度实施“和平过渡”,而且这种努力对社会秩序构成了足够的威胁,就会被通过军事政变和野蛮镇压消灭,例如在巴西(1964年)、印度尼西亚(1965年)和智利(1973年) 在新成立的人民民主国家中,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 ==========第143页========== 从1948年开始走修正主义道路,脱离社会主义阵营。不过赫鲁晓夫很快就开始和他交朋友了。其余大多数领导人也与赫鲁晓夫结盟。在社会主义阵营中,只有中国共产党和阿尔巴尼亚工党认识并确认赫鲁晓夫主乂者的修正主义,并对马列主义进行了英勇坚定的辩护 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是这场斗争的先锋队。在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召开的两个月内,中国共产党发表了一篇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的文章,认为斯大林是一位杰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接着,1956年12月又写了一篇文章,更多地论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主张社会主义阵营要明确划分谁是它的朋友,谁是敌人。这与在政党会议上用 七年努力斗争并击败赫鲁晓夫修正主义路线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在1957年60个兄弟政党的会议和1960年81个兄弟政党的会议上,以及在与苏共领导人的会议上。 1959年6月,随着斗争的加剧,苏联修正主义者撤回了国防领域的技术援助,1960年7月,他们突然撤回了在中国工作的所有苏联技术专家。阿尔巴尼亚也是如此。1960年4月,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列宁主义万岁》和其他两篇文章,坚持列宁主义关于帝国主义、战争与和平、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原则。这些文章反对苏共的修正主义立场,但没有点名。 然而,修正主义者继续试图进一步系统化他们的修正主义立场。因此,在1961年举行的共产党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纲领修改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本质,即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政党的原则。它宣布,苏联不再需要无产阶级专政,苏共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已经改变。大会提出了“全民国家”和“全民党”的荒谬理论。在大会上,赫鲁晓夫对阿尔巴尼亚党发动了公开的攻击,甚至呼吁推翻阿尔巴尼 ==========第144页========== 亚领导人恩维尔·霍查。这是周恩来率领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反对的。赫鲁晓夫还开始鼓励其他共产党公开攻击中国共产党。苏联的许多文章也攻击中国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终于用七篇文章对意大利党的陶里亚蒂、法国党的多列土、美国共产党的格斯霍尔和其他人作出回应,这些文章分别于1962年年底和1963年年初发表。 1963年6月14日著名的《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建议》对中国共产党的主要观点作了总结。这是苏共对中共的公开信答复。由于整个问题现在已经公开,中国共产党决定通过公开媒体进行辩论。它对苏共的公开信发表了九篇评论,澄清了摆在群众面前的所有问题。 这场斗争于1963年公开进行,一直持绮到1964年,后来被称为大论战。这场大论战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这是一场反对现代修正主义的原则性和综合性的斗争。它为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力量提供了凝聚点。这也是马列主义的科学发展,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那个时期的革命总路线。毛泽东是这场斗争的推动力。正是通过这场大论战,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为国际无产阶级面临的最重大的问题提供了答案世界上的基本矛盾,谁是朋友和敌人、运动的目标和实现世界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道路。 这些陈述主要载于6月14日的信中。九篇评论概述并阐述了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面临的各种关键问题采取的革命立场新殖民主义、战争与和平、和平共处、南斯拉夫、赫镥鲁晓夫的修正主义和从中吸取的历史教训。正是通过这场大论战,毛主义被进一步接受为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派的指导思想。 ==========第145页========== 第三十一章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马克思主义对赫鲁晓夫们和走资派们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制造的障碍和破坏的回应。特别是在苏联修正主义兴起之后,毛泽东意识到资本主义复辟的最大危险之一来自党内。在整个大论战中,毛泽东在反对修正主义的同时,试图找到如何防止资本主义复辟问题的答案。与此同时,他还深入参与了与中国赫鲁晓夫如刘少奇和邓小平的斗争。因此,在中国共产党总结大论战的最后一份文件《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中,毛泽东强调了关于防止资本主义复辟问题的一些观点。 毛泽东首先强调了社会主义社会继续进行阶级斗争直到最后的必要性。他解释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变,即社会主义革命的经济战线本身是不够的。他坚持要在政治和思想战线上进行彻底的社会主义革命,以巩固革命。而这个革命必须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进 毛再三强调,要进行这场革命,就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大胆发动群众,大规模开展群众运动。为此,党必须依靠、争取、团结占人口总数百分之95的绝大多数群众,共同反对社会主义的敌人。毛还强调“必须在城市和乡村中普遍地、反复地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毛在不断教育人民群众的运动中,再次强调了组织革命阶级力量的必要性,“对….餐本主义势力和封建势力作尖锐的针锋相对的斗争"。因此,毛泽东清楚地看到,群众的广泛参与是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必要前提。这是毛从与党的领导班子内部 ==========第146页========== 的修正主义者的斗争经验中得出的关于资本主义的复辟的结论 然而,在中国共产党内部,刘少奇领导的最高层强烈抵制这些理论的实施和毛提出的具体纲领。因此,虽然1962年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正式接受了“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但其实行却半途而废,与毛的路线背道而驰。事实上,在刘的控制下,党的官僚主乂领导层开始批评毛对彭德怀这样的走资派采取的行动。他们在报刊、戏剧和其他文化论坛上进行完全被他们控制的批评。他们的控制使得毛甚至无法在北京报刊上发表一篇为自己辩护的文章。这样的捍卫毛泽东和他的政策的文章终于在1965年11月在上海报纸上刊登,上海是一个比北京更激进的中心这就是毛泽东后来称之为文化大革命的“信号,这引发了对党的官僚机构的批评,支持了毛在媒体和文化领域的路线。然而,党的官僚却尽其所能防止这场运动具有群众性。党组织本来应该发起和指挥文化大革命,可刘少奇实际上是试图控制异议,并用纯粹学术路线引导它。 最后,在毛的直接指示下,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于1966年5月16日发布了一个通知,解散了破坏文革的“五人小组”,并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领导下成立了一个新的“文化革命小组”。1966年5月16日的通知呼吁批评和打破走资派的阻力,尤其是党内走资派的阻力。这一行动导致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真正开始,并使之成为涉及数百万人的群众运动。 5月25日,第一个大字报在北京大学发表,该报批评其副校长和教育体系。这仅仅是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学生和群众张贴的大量大字报的第张,他们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并批评了走资派在社会上的错误。他们示威并和群众一起批判教授、党的官僚和其他人的错误政策。很快就有一部分学生要求取消高考。中央委员会于六月通过了一项命令,使学校暂停招收 ==========第147页========== 新生六个月,让学生和青年能够更充分地参与文化大革命。然而,六个月的时间被证明太短,大学在四年后才再次开放。 毛也开始亲自参与文化大革命。7月17日,他和另外一万名游泳者起参加了一场横跨长江的游泳比赛。这是他的象征性行为,表明了他参与文化大革命的决心。8月5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上,毛泽东给出了更为直截了当的信号。他张贴了自己的大字报。他的主要口号是“炮打资产阶级司令部!"“这是一个明确的号召,要求攻击刘少奇领导的党内走资派总部。毛的呼吁进一步加强了这场运动的行动力和战斗力。8月18日,毛出席了北京第一次红卫兵集会,一百万人参加了集会。红卫兵是全国数干个参与文化大革命的群众组织的成员。第一批组织主要是由学生和青年组成的,但随着运动的发展,这些组织在工人、农民和办公室职员中成长。8月18日的集会是众多此类集会中的第一次。有时,在首都聚集的有超过二百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 第十一次全体会议把文化大革命定义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个更深入、更广阔的新阶段”,毛在全会结束讲话中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实质上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政治大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广大革命人民群众和国民党反动派长期斗争的继续,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阶级斗争的继续。第十一次全会通过了文革《十六条》。他们重复了五一六宣言所说的,现在的革命是“处及人们灵魂的大革命”。剥削阶级的旧观念、文化、风俗习惯仍然控制了舆论,为过去的复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精神面貌必须转变,必须创造新的价值观 它把革命的主要对象确定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把革命的主力军认定为“广大的工农兵、革命的知识分子和革命的干部"。 ==========第148页========== 革命的目的是“斗跨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批判资产阶级的反动学术“权威”,批判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改革教育,改革文艺,改革一切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以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人民自由地发表意见,写大字报,并进行激烈的辩论,揭露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粉碎他们复辟资本主义的计划。文化大革命依靠的是毛泽东群众路线的先进性和实践性。它的目的不仅是消除社会主义的敌人,而且要使工人阶级“领导一切”,“政治挂帅”,并确保每一个执政者都应该是“人民群众”之一。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发动群众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全面进攻,使群众积极参与。因此,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决议指示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只能是群众自己解放自己,不能采用任何包办代替的办法。 要信任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要去掉“怕”字。不要怕出乱子 要让群众在这个大革命运动中,自己教育自己,去识别 那些是对的,那些是错的,那些作法是正确的,那些作法是不正确的。群众在革命中全力以赴,甚至开创了革命委员会这样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它是建立在“三结合”的基础上的,即选举产生的、可被罢免的、直接对人民负责的成员,是从党、人民解放军和群众团体中选出的(三千万红卫兵组织成员)。它们从工厂或公社发展到各级政府和省级政府机关,其职能是作为群众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的纽带。 这个“三结合”的权力机关使无产阶级政治权力在群众中深深扎根。革命群众直接参与国家的运行和各级革命政权的监督,对各级领导班子坚持群众路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无产阶级专政的加强,也是无产阶级民主在世界上取得的最广泛、最深刻的运动。 147 ==========第149页========== 196年至1967年文化大革命初期,党内的资产阶级司令部被彻底粉碎,刘少奇、邓小平和他们的支持者等主要的走资派被剥夺了党的职位,被迫在群众面前进行自我批评。这是一次伟大的胜利,不仅激励了中国人民,而且激发了世界各地的共产主义革命者的一股革命热情。 在大论战期间,许多革命力量聚集在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路线周围,但主要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世界各地的这些力量都认同了毛主义可以为世界社会主义问题提供答案。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表明,马克思主义对复辟资本主义的敌人有了回应。马克思主义的这种进步,导致了全世界众多的以马列毛主义为基础的革命组织和政党的建立,并领导发动革命斗争。 然而,毛泽东警告说:“现在的文化大革命,仅仅是第一次,以后还必然要进行多次。革命的谁胜谁负,要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才能解决。如果弄得不好,资本主义复辟将是随时可能的。” 此外,他在1969年提醒了第九届代表大会:“我们已经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但是,失败的阶级还要挣扎。这些人还在,这个阶级还在。所以,我们不能说最后的胜利。几十年都不能说这个话。不能丧失警惕。按照列宁主义的观点,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最后胜利,不但需要本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而且有待于世界革命的胜利,有待于在整个地球上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使整个人类都得到解放。因此,轻易地说我国革命的最后胜利,是错误的,是违反列宁主义的,也是不符合事实的毛泽东的话在短时间内被证明是正确的。1971年初,在中共第九届全国人大被任命为接班人的林彪试图通过暗杀毛,发动军事政变,以夺取政权。由于党内革命者的警惕,他被挫败了。 然而,在这之后,像邓小平这样的修正主义者被恢复了在党内和国家 ==========第150页========== 机构中的高位。在文化大革命的最后一个时期,在又一次反对这些走资派的斗争中,邓在1976年9月9日韦逝世前几个月再次受到批评并被撒职。然而,他有许多代理人掌权。正是这些叛徒策划了政变来接管党,并在毛死后不久就领导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改革。是他们破坏了文化大革命,然后正式宣布其在1976年结束。 这场政变和资本主义复辟,不能否认文化大革命的正确性。樞反,它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毛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性质的教诲以及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必要性。文革是在反对资本主义复辟和发展马列毛主义的理论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科学工具。它在中国革命实践的检验中确立了科学的有效性。它的有效性在动员广大人民在社会主义国家反对资本主义复辟危险的斗争中也得到了证明。然而,正如毛自己指出的,没有什么武器能保证最终胜利。因此,资本主义道路获得暂时胜利的事实,丝毫没有削弱这一武器在建设社会主义和保卫社会主义的斗争中客观存在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马列毛主义对国际无产阶级的阵营作出的重要贡献之一。它代表了毛对马克思主义最伟大贡献的实践,即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理论,巩固社会主义,反对现代修正主义,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它对国际无产阶级的意义是不可估量的,在今天的世界上,由于共产党內部的资产阶级的操纵计划,所有的社会主义基础都丧失了。因此,是时候增加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定义了。 列宁在定义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时说,接受阶级斗争对马克思主义者来说是不够的。他说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能被称为马克思主义者。今天,马克思主义者不仅仅要承认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接受对文化大革命的基本观点。因此,只有把阶级斗争 149 ==========第151页========== 和无产阶级专政的认识延伸到承认上层建筑的继续革命,以期尽早完成世界革命和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第152页========== 第三十二章毛主席去世之后 60年代后期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毛主义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阶段建立的时期,是世界许多地区革命动荡的时期。印度支那(越南、柬埔寨和老挝地区)的革命战争对美帝国主义巨大的军事力量造成了严重打击。与此同时,革命者们摆脱了现代修正主义者的控制,在毛主义的指导下,于第三世界许多地区发动了武装斗争—目前菲律宾和印度的武装斗争是它们的延续。进行游击战争的民族解放斗争席卷了很多地区,同时在格瓦拉主义意识形态(根据切格瓦拉的观点和实践,在古巴和玻利维亚的革命斗争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意识形态)下的武装斗争也席卷了拉美的许多地区。印度支那战争、第三世界激烈的斗争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导致六 十年代未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学生运动和反战运动的主要因素。1968年5月的巴黎学生起义是最重要的一次运动,但它仅仅是从美国到意大利,甚至波兰、捷克斯洺伐克和南斯拉夫的学生的反抗浪潮之一。它还对第三世界各地的学生运动产生了影响。与此同时,美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反越战抗议活动开始升温,欧洲主要城市爆发了大规模的反对战争和核军备竞赛的和平运动。美帝国主义者实际上是孤立的,因为他们的任何一个盟友都不同意派遣军队去越南作战。在学生运动之后,在西欧国家,特别是意大利和法国,产业工人阶级的斗争也有了很大的增长,尽管这些斗争主要需求是经济上的。但这一波又一波的大罢工往往都会让这些帝国主义国家的整个经济陷于瘫痪。 151 ==========第153页========== 70年代中期,许多长期存在的殖民政权在持久的游击战争后最终被推翻。因此,1975年,美国和他们的傀儡被赶岀越南、柬埔寨和老挝。在非洲,莫桑比克、安哥拉、埃塞俄比亚、刚果和贝宁共和国在这一时期成立。然而,这些国家大多是新帝国主义——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的傀儡国或卫星国。但柬埔寨是一个突出的例外,真正的共产主义革命者——红色高棉———直保持独立,直到1978年在苏联帝国主义的命令下被越南入侵 在接下来的时期里,也继续出现了一个极好的革命局面,所有基本矛盾都在激化,帝国主义进一步削弱。特别地,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仍然是世界革命的风暴中心。这一时期初期,津巴布韦、尼加拉瓜、厄立特里亚和其他国家的游击队斗争仍在继续。1980年,在共产党革命的领导下,秘鲁爆发了人民战争。伊朗国王被推翻,一个反美的伊斯兰共和国诞生。在1978年成立苏联傀儡政权,1979年被苏修社会帝国主义军队占领后,阿富汗爆发了民族解放战争。阿富汘人民的英勇斗争对苏联政权造成了严重的致命打击,它是苏联最终垮台的一个主要因素。 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斗争的划时代意义是,它永远地改变了帝国主义和被压迫民族关系的性质。越南战争和阿富汘战争都证明了,即使是超级大国也不能占领一个弱小的国家。这一情况在90年代在联合国维和部队试图干预的众多地区时被更加鲜明地揭示出来。索马里兰被英国和意大利殖民者轻易地控制了许多年。在90年代,索马里兰独立成为索马里,数千名美国土兵和其他部队在受到人民的攻击时,被迫可耻地撤退。即使是在不派遣地面部队的情况下对伊拉克和南斯拉夫的大规模轰炸,也是帝国主义认识到在这一时期下没有任何国家、地区或人民愿意被占领的体现。 ==========第154页========== 自从东欧和前苏联各共和国的官僚政权垮台以来,那里也出现了持续的革命危机。即使在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危机的恶化也加剧了劳资矛盾,导致了工人阶级反反复复的罢工斗争。然而,革命力量在组织上还不够强大,无法利用世界范围内的良好革命形势推动世界社会主义革命。1976年毛泽东去世后,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在修正主义者邓小平的领导下发动了政变,并以所谓的中派华国锋的名乂领导控制了党。正如毛泽东经常教导的那样,随着政权被修正主乂者掌握,社会主义基地已经脱离了无产阶级的控制。同时,阿尔巴尼亚工党的领导转向机会主义路线,攻击毛主义,把毛泽东描绘成小资产阶级革命分子。虽然红色高棉继续在柬埔寨掌权,但他们—直在同內部敌人迸行斗争。在被苏联支持的越南军队打败时,他们还没有摆脱战争对经济的蹂躏并巩固他们的统治。因此,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无产阶级巩固了对国家权力的控制,能够为国际无产阶级发挥社会主义根据地的作用。 在毛泽东死后的几年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出现了相当严重的意识形态混乱,邓小平修正主义者通过华国锋试图把自己描绘成毛主义的鼓吹者。特别地,他们错误地兜售修正主义的三个世界理论作为毛泽东的国际无产阶级的总路线。许多革命团体接受了这些立场,直到1981年中国共产党非常公开的修正主义历史决议和1982年第十二次大会之后,世界各地的革命力量才开始公开反对邓小平修正主义。然而,一些组织继续遵循邓小平的修正主义路线,放弃了毛泽东的革命教导。其他一些组织也加入了阿尔巴尼亚工党对毛主义的机会主义攻击。然而,这些政党后来要么解体,要么公开暴露其修正主义性质。 而那些坚决反对邓小平修正主义、在实践中坚持毛泽东主义的政党则可以取得相当大的进步。今天,这些力量构成了革命的国际无产阶级的核 ==========第155页========== 心。他们领导着秘鲁、菲律宾、土耳其、尼泊尔和印度的武装斗争。尽管这些力量在组织上仍然非常薄弱,但它们的力量仍在不断增长。 其力量增长的主要来源是马列毛主义意识形态的正确性。过去二十多年来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证实了毛主义的大多数预测。特别地,苏联在人民的斗争下崩溃,不再是一个超级大国,以及面对世界上被压迫人民的斗争,美国这一超级大国严重削弱,证实了毛泽东的评价,即这些帝国主义者不过是纸老虎,人民可以教育他们。 同样,毛主义仍然是国际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在各自国家制定和执行革命方案的最佳工具。它还对世界各地为民族解放而进行的武装斗争产生了重大影响。尽管在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科学和理论没有取得任何重大的进步或重大的发展,但马列毛主义仍在适应世界上不断变化的形势。它为国际无产阶级提供了唯一科学正确的理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道路上,经历了胜利—失败—再胜利的过程。对于那些因为这个过程的兴衰而沮丧的人来说,记住毛泽东在大论战和文化大革命中提出的观点是有帮助的,“资产阶级革命是由一个剥削阶级代替另一个剥削阶级,尚且要经过多次反复,经过多少次的革命、复辟和反复辟的斗争。资产阶级革命从思想准备到夺取政权,在欧洲的许多国家,都进行了几百年之久。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结束一切剥削制度的革命,更不能幻想剥削阶级会乖乖地听任无产阶级剥夺他们的一切特权,而不想恢复他们的统治。 因此,在世界社会主义革命漫长而曲折的道路上,这只是暂时的失败。但是,马列毛主义150年的发展历史已经明确地证明,领导和指引国际无产阶级走向最终胜利是这一学说的历史命运 154 ==========第156页==========